当代“物性”艺术的审美转向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性”艺术(Thingness Art)是针对20世纪初以来不断涌现的“以物为基础的”(object-based)艺术新样态的统称。相对于绘画和雕塑等传统艺术形态,“物性”艺术发轫于20世纪初期来自现代主义艺术内部和外部的持续性实物变革和材料实验,并在20世纪60-70年代获得了规模空前的爆炸式发展,涌现出大量类型风格各异的“物性”艺术派别和作品案例。这一过程中,“物性”艺术日益获得了源自“物”自身话语和场域的独立和释放。当代“物性”艺术是对这一艺术样态发展的当代拓展,在实践特点上表现为不再强调具体艺术派别,而走向更自由的媒介融合、更广泛的现实主题,以及更复杂的物性意义空间。60年代以来的“物性”艺术因为其多元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形态,日益催生了大量关于“物性”艺术的命名、界定、阐释、分析及批评话语,仿佛形成了声势浩荡的“物性”艺术理论话语的“星丛”,然而由于各种话语过于零散庞杂又总是让人对于“物性”莫衷一是,难以切入。由于艺术媒介和实践形态对传统艺术审美标准的脱离,“物性”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评价为具有强烈的“反美学”,或“非美学”特征。不再以创造形式自律的“审美乌托邦”为愿景,也不再听命于“主体性审美”的趣味标准,“物性”艺术作为整体被视为导致了“艺术与美学分离”的罪魁祸首,因而在很长的时间内被简单地归结为拥有“艺术界”中的合法性,却被排除在主流审美话语的视域之外。总体而言,与针对当代“物性”艺术实践的理论批评话语的大量增殖相比,当代艺术美学却因为长期缺失对“物性”艺术这一当代重要审美视域的针对性说明而日渐陷于自身枯竭。基于此,本文尝试将当代“物性”艺术的审美转向作为核心问题,并遵从这样一个思考路径,即:当代“物性”艺术的审美可能已经或正在导致一种对传统主体性审美的结构性反转。也即是说,审美关系从过去源自审美主体对于艺术物的主观介入式观照转变为了当代“艺术物”(Art Object)自身对于主体意识的“物性”介入。这样一来,艺术作品的“物性”构成了一种当代审美关系中的他者。对于当代“物性”艺术的审美转向的研究,本文采取从对艺术实践形态发展及特征的考察,到现、当代美学理论的物性话语迁移的梳理,再到当代物性艺术的审美内涵辨识及审美转向的总结。为此,我们将对贯穿于20世纪初期至当代的大量“物性”艺术案例进行各有侧重的考察,并对应以下三个章节对当代“物性”艺术所蕴含的审美转向展开分析:第一章着重考察当代“物性”艺术实践的审美生成及主要特征。首先,以历时的方式考察了20世纪初期到70年代之间“物性”艺术的审美问题域开启。通过对大量物性艺术案例的实践形态描述和梳理,确立了现代艺术的物性审美问题域表现为“什么都可以是艺术”和“物性绵延生成”两个主要方面。它们一方面揭示了当代艺术何以形成了以“物性”为基础的广泛艺术审美实践,另一方面,确立了物自身意义朝向主体开放并绵延生成的审美关系的合法化。以此为基础,第二节对当代物性艺术的审美特征展开了进一步的描述性分析。分析发现,当代艺术的物性具有三个突出的基础性特征,审美的“共在性”、“记忆性”以及“介入性”。其中,“介入性”是物性艺术审美得以实现的关键性特征,而“共在性”与“记忆性”则在艺术案例中现身为物性“介入”得以实现的条件性因素。正是物性的这一介入性,从审美关系结构上引发了根本性转换,通过对“自指性”、“关系性”、以及“事件性”等实践特征的凸显,引发了物性艺术审美的最终实现。第二章从理论视角展开对“物性”的审美问题辨析。通过对从现代至当代美学理论话语中的物性迁移进行梳理,我们发现现代时期主要表现为从“意识之物”向“现象之物”以及“存在之物”的美学立场转变。在这个阶段的转变中,“物”从先验哲学中审美主体的意识构形对象,发展成为与意向性审美主体在世界中“相遇”的现象物,物被赋予了现象的给予性能力,在梅洛-庞蒂、杜夫海纳等学者的现象学美学中被发展成一种关于“审美体验”的中介化审美感性传统,这是“物”以籍由中介化的关系性审美现象朝向“物性”的一个重要迁移。另一方面,“存在之物”代表了一种更为激进的物性本体论。海德格尔从现象之“隐”发出存在追问,指出“真”即是“美”,艺术真理的澄明正是在于物之物性真理自行设入艺术之中。柏格森对于物质记忆的存在论分析为当代物性艺术审美预备了一个不同于任何传统理论的记忆主体,并把意识自由和创化建基于这种主体的记忆存在之上,这将成为本文论述物性艺术审美中主体身份转向的又一重要理论资源。当代美学话语中的物性介入将以解释学、他者现象学和行动者网络理论等当代观念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这些理论分别从意义、他者和非人行动者等主体间性的审美关系视角强化了“物”对于主体审美意识的介入何以成为可能。第三章将回到本文对当代“物性”艺术的审美内涵辨识,以及由此带来的审美价值转向的理论总结,并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物性艺术构成了当代艺术实践的一个根本性审美特征转向,其本质内容在于既存物的物象对于记忆主体的意识介入。它展开了一种以记忆主体为基础,并指向“物性”他者的伦理性审美转向。在这一部分,我们还将探究一种关于物对主体意识持续介入的新型审美关系。通过对物性艺术审美关系中的审美意识、审美反思与感性融合、以及审美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分析,对当代艺术物性介入的审美内涵加以辨识。这种辨识的目标最终将指向由当代“物性”艺术所引发的伦理认识论审美转向。当代物性艺术在艺术功能上彰显了一种整合式审美理论的可能性,即:内向于意识更新与外向于社会语境回应的融合,以及审美反思与审美感性的融合。当代“物性”艺术审美表现为拒绝把自身与“真”和“善”对立而最终成为抽象孤立的“美”。这种物性艺术的审美立场或许会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一个“以物为基础的”艺术作品与它的观众、时代、世界以及艺术家所共同构成的审美共在场中的各方关系。在其中,“物性”取代了传统理论中“主体性”的绝对主动地位;先验的“意向性主体”被一种自我调节的“记忆主体”所替换,源发于艺术物性的“介入”取代了源于主体的“审美静观”或是“审美感性”。正是基于当代艺术中凸显的这种物与人在本体论上的平等性,我们提出了当代“物性”艺术的概念描述,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价值指向的转变。其实质是,“物性”艺术的审美是一种基于主体间性的面向他者的审美,标志了当代艺术中的伦理认识论审美转向。
其他文献
绵马贯众是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味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驱虫等功效,用于虫积腹痛、疮疡。现在多用于炎症和感染性疾病。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绵马贯众富含间苯三酚类成分的部位具有抗H5N1流感病毒作用,而目前对间苯三酚类单体化合物抗H5N1流感病毒的研究尚属空白。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强,且能传染给
石油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原油进口量大幅上升,年进口量近2亿吨油当量,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由于石油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各国围绕石油的争夺与控制从来没有停息过,极大地刺激了油价的大幅波动,对石油需求国尤其是我国产生了巨大冲击与损害。在全球自由贸易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世界强
作为增加就业、吸引外资、激励技术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政府从1980年代开始在城市中设立了多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年里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设立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影响。从1988年科技部实施“火炬计划”开始,高新区在中国城市开始设立,到2014年全国已有193座城市陆续设立了高新区
第一部分 乳腺癌组织中P125的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P53表达的相关性目的:探讨P125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在乳腺癌组织中P125及P53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0月到2013年12月期间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及癌旁组织100例,(癌旁组织是指取自距肿瘤大于2cm的瘤旁组织)。焦磷酸测序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p125编码基因POLD1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采用qRT-PC
目前已有诸多关于知庄章组的研究成果,但几乎未见从宏观上考察官话方言知庄章组历史演变的研究。文章首次尝试以“散点多线式”语音史的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利用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全面梳理了官话方言知庄章组不同读音类型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研究将为官话语音史的宏观研究提供新的借鉴。文章通过对官话方言知庄章组读音类型及其历史演变深入细致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有:第一,官话方言知庄章组五种主要读音类型的历史来源是:
背景与目的:胃癌发病居世界常见肿瘤第五位,世界范围内超过70%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亚洲人群中,胃癌在我国癌症相关死亡肿瘤中居第二位,其主要原因是胃癌早发现、早期诊断手段不足,大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即处于进展期。目前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获益渐近瓶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过继疗法等逐渐成为重要补充治疗手段。胃癌预后差除了二级预防不足外,其自身异质性高、早期淋巴转移、化疗耐药等也是不容忽视的治疗难点,针对胃
特大城市中的社会分层较为突出,不同社会利益主体对公共利益具有不同诉求,基层社会治理在政府主导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开展。随着特大城市经济发展加速,社会活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社会流动愈加频繁、社会分化明显加快、文化融合与撞击更为常态化。人们对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面对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对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面对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带来的社会阶层高度分化和
双语对齐是平行语料库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的自动双语对齐研究较少利用语言学知识,这导致了基于这些研究的对齐结果缺乏语言学意义。翻译单位概念旨在描述译者如何选择源文和译文之间的对应单位的思维过程。因此,建立基于翻译单位的自动双语对齐模型,有利于计算机模拟人类的翻译过程,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自动双语对齐研究的盲目性。本研究首先从翻译单位的定义出发,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种手段来确定翻译单位的基本属性
目今学术界关于区域文学文化的研究有很多,对于四川地区的文学文化的研究成果亦不胜枚举。四川作为我国西南腹地的一个重要省份,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文学文化认知停留在“闭塞”、“蒙昧”这样的字眼上。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重审区域文化的热潮下,不少学者更是对四川的上述地域文化特征进行反复地描述与强调。这些学者的研究自有一定的价值,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四川文学文化的有利窗口。但是,“闭塞”、“蒙昧”
在近些年,随着终端设备数量的巨大增加以及其对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有新的技术突破传统系统在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等指标上的瓶颈。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因其数量众多的天线,可在不增加系统时频资源开销的情况下提供足够高的空域自由度,获得更高的分集、复用与功率增益,从而成为无线通信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