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魔芋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能提供大量葡甘露聚糖而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化学和材料学等领域。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是我国特有的魔芋资源,也是天南星科中品质最优的品种,但由于其个头小、产量低而影响了发展与推广。因此,现引入具有节约水资源与提高水肥效率等优势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来解决白魔芋生产栽培中产量低的问题。本论文通过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白魔芋生长的影响,探究适合白魔芋生产栽培的水肥一体化条件,为后续白魔芋的产业化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肥一体化施用可显著提高白魔芋的产量通过选用新希农1-2-3型冲施肥进行水肥处理与以史丹利15-15-15复合肥为底肥的传统栽培相比较。结果表明:在银黑双色膜、白膜、黑膜和不覆膜中水肥处理根状茎鲜重分别达到了79.41g/株、53.85g/株、67.67g/株和58.44g/株,显著大于传统栽培11.42%、13.73%、10.67%和14.43%;小区产量分别达到18.860kg/7m~2、11.840kg/7m~2、17.493kg/7m~2和13.153kg/7m~2,相对于传统栽培提高了22.23%、24.04%、15.45%和15.16%。2.银黑双色地膜覆盖可以改善白魔芋栽培环境并显著提高产量通过设置银黑双色膜、白膜、黑膜三种不同颜色地膜,以及对照不覆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银黑双色地膜能够减少田间66.59%的杂草数量,还可增加土壤温度、调节土壤含水量和提高光照强度,其中壮苗指数和叶绿素含量相较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40.7%和38.1%,小区产量达到18.860kg/7m~2和15.433kg/7m~2,高出对照43.39%和35.07%。3.冲施肥+叶面肥+底肥组合施肥可显著提高白魔芋的产量选用冲施肥(新希农冲施肥1-2-3型)+叶面肥(新希农叶面肥1-2-3型)+底肥(史丹利15-15-15复合肥)的组合方式表现最好,相较于传统栽培,白魔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提高7.94%,白魔芋的小区产量提高了36.69%,达到15.98kg/7m~2,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含量显著大于对照达到54.62%。4.在12kg/亩-30kg/亩范围内随着冲施肥用量的增加白魔芋的产量呈正相关通过设置12kg/亩、18kg/亩、24kg/亩、30kg/亩和36kg/亩五个不同的冲施肥施用量与对照不施肥相比较。结果表明:白魔芋的产量在12kg/亩~30kg/亩施肥量中呈现递增的趋势,超过30kg/亩开始出现下降;白魔芋产量的增加主要是根状茎产量的增加,其中30kg/亩处理表现最好达到了105.56g/株,比CK提高了164.03%,而魔芋葡甘露聚糖含量在24kg/亩-36kg/亩的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5.在幼苗期、换头期、膨大期分别按冲施肥总量的4:3:3施入处理白魔芋的产量最高幼苗期、换头期、膨大期分别占冲施肥总量的40%、30%、30%效果最好,魔芋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达到4.665mg·g-1FW,在小区产量中表现最好达到20.633kg/7m~2;而处理40%-30%-30%、60%-20%-20%、80%-10%-10%的壮苗指数和小区产量随着在幼苗期施用水肥的比例提高而出现下降的趋势;在葡甘露聚糖含量的比较中,各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6.IBA与NAA可促进白魔芋多苗的产生,IBA可以提高白魔芋的产量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通过设置选用NAA(10mg/L、30mg/L和50mg/L)、6-BA(10mg/L、30mg/L和50mg/L)和IBA(50mg/L、150mg/L和250mg/L)三种激素进行浸种后播种,并设置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CK1,传统栽培CK2,共11个处理,分析水肥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分别对白魔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和NAA处理可促进魔芋产生多苗,多苗率较CK1提升了16.67%~28.89%和12.22%~21.11%;而6-BA可提高了魔芋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以及CAT的含量;在小区产量中,IBA处理显著大于CK1,分别提高了25.55%、30.68%和27.59%,到达16.656kg/7m~2、17.336kg/7m~2和16.926kg/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