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监管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m19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路高歌猛进可谓令人欣喜。随着中间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的收入占比中不断攀升,中间业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然而,银行中间业务并非真正的“零风险”业务。目前,国内理论界一致认为银行中间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结算风险、法律风险、资本风险、国家风险、信誉风险等。在传统存贷差难以满足银行发展需要的今天,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不但品种日益增多,而且更为复杂多变,个中风险自是更难估测和管控。国内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大刀阔斧的同时,也常常在铤而走险,一些创新中间业务的开办实是游走在现行制度的边缘,其所潜藏的风险更是不言而喻。  本文包括序言、正文与结束语等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又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内涵做了简单介绍,再结合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及已有的风险研究成果,佐证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第二章通过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监管体系和监管规范的梳理,本文认为已有的中间业务监管体系和监管规则并非他人所诟病的那般拙劣,只不过许多好的规范不能落实到位,许多好的机制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因而在国内中间业务监管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  第三章是在前文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从监管机构、监管立法、风险内控、合规管理及行业自律五个方面有选择性地提出一些有助于完善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监管的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商标权与著作权之间的冲突,是最典型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之一。中国2001年《商标法》虽然增加了保护在先权利的条款,但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的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纠纷并未因此得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校是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培养的重要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扬爱国主
P2P网络借贷诞生于欧美国家,并形成了完整的行政监管模式。自其进入中国以来,经历了初步萌芽、风险高发、监管规制三个阶段,具备信息中介以及互联网媒介的两个特征,并逐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