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问题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_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权与著作权之间的冲突,是最典型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之一。中国2001年《商标法》虽然增加了保护在先权利的条款,但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的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纠纷并未因此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将针对中国商标权与著作权的冲突,分析现行法律的不足,提出协调冲突的建议。  本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简要阐释著作权与商标权冲突的表现及成因。首先从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界定入手,探讨此问题的真伪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的具体表现,即商标权与文学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和建筑作品的冲突。本章最后将探讨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的成因。  第二章总结和分析中国现行立法在解决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问题上的相关规定及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法律已经确立了保护在先权利原则,但现行规定依旧存在缺陷,致使法院在处理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问题时缺乏法律依据。此外,针对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领域的特殊问题,例如涉及到作品标题、虚构角色等问题,现行法律亦没有明确规定。  第三章提出协调中国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的对策建议。本章通过评析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对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问题的相关规定,为中国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的协调提出立法及司法方面的建议。  本文的特色在于:从选题上看,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多注重从整体层面探讨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很少针对其中某一领域的冲突问题深入分析,本文则从具体的商标权与著作权冲突纠纷着手,侧重分析这一领域的突出问题。从内容上看,本文侧重从实践层面分析现有问题,并在借鉴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相关法制的基础上,提出从立法和司法两个途径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对危害环境的行为进行多层次的法律规制是发达国家为保护环境所普遍采用的措施,加强对环境的刑法保护也是发达国家在防治环境问题方面的有益经验。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
犯罪是违法且有责的行为,渎职犯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公务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损害国民对国家机关公务的客
法官职务犯罪是指法官在民事、行政、刑事诉讼活动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或徇私舞弊实施枉法裁判等影响司法公正,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随着查处司法职务犯罪力度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