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铟分等级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2O3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由于具有优越的光学、电学和气敏等特性而倍受关注。本论文采用了温和、简单的水热法和液-固相法先合成了前驱体In2S3,再将所制前驱体In2S3原位氧化为目标产物——分等级结构的In2O3纳米材料;目的在于对产品的物相、形貌和尺寸进行控制,并对氧化铟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本文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ED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的组成、物相、形貌、尺寸和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已完成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在冰醋酸水溶液(冰醋酸浓度为6.25 vol.%)中,以InCl3·4H2O和C2H5NS为原料,80-90℃下水热合成了前驱体In2S3海胆状微球(微球直径为1.8–3.7μm,纳米片厚度为15-30nm);然后用所制的In2S3海胆状微球作为前驱体,在空气中600℃热处理5小时,自然冷却后得到了分等级结构的海胆状In2O3微球(微球直径为3–4.6μm,纳米片厚度为20-30nm,纳米颗粒大小为20-40nm)。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ED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组成、物相、形貌以及尺寸大小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2、在冰醋酸水溶液(冰醋酸浓度为6.25 vol.%)中,以InCl3·4H2O和Na2S2O3·5H2O为原料,150-180℃下水热合成了前驱体In2S3微球(微球直径为1–2.5μm);然后以所制的In2S3微球为前驱体,在空气中600℃热处理5小时,自然冷却后得到了分等级结构的In2O3海胆状微球(微球直径为1–2.5μm,纳米颗粒大小为20-30nm)。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ED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组成、物相、形貌以及尺寸大小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3、用氯化铟和硫脲作为原料设计了两条路线合成氧化铟。(1)两步法合成:①以InCl3·4H2O和NH2CSNH2为原料200-250℃合成了以纳米片组成的前驱体In2S3微簇(纳米片的厚度为30-60nm);②将合成的In2S3微簇作为前驱体在空气中600℃热处理6小时,自然冷却后便得到了分等级结构的In2O3(纳米颗粒的直径在20-60nm之间,纳米片的厚度在20-50nm之间)。(2)一步法合成:将InCl3·4H2O和NH2CSNH2充分研磨混合后在空气中600℃热处理6小时,自然冷却后即得到金字塔状和多面体状的In2O(3多面体的直径为200-350 nm;金字塔晶体直径为3-4μm)。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ED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组成、物相、形貌以及尺寸大小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水坝拦截极大地改变了陆地水循环和水环境状况,“蓄水河流”或河流水库化已成为全球普遍问题。因此,水坝拦截引起的“水库效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选取中国西南喀斯特山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能源已经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增长的需求,能源和环境危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虽然人们在开发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它们在工业中的进一步应用受到地理和生态因素的限制。因此,太阳能作为是一种有效的,廉价的可再生能源,用于能源转换和污染物处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将其转换为能源燃料如氢气(H_2)和有机燃料
学位
活塞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工作环境恶劣,环槽和头部由于剧烈的冲击和摩擦容易出现严重磨损甚至断裂而导致失效。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耐磨,耐疲
本论文考察了HDPE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缺口深度和不同冲击速率下冲击强度,根据仪器化冲击实验仪获得的冲击力-位移曲线计算出各样品的相应的韧性参数DI,定量分析了温度、冲
无毒,廉价,安全性高,循环性能良好的LiFePO4正极材料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LiFePO4的电导率低,高倍率下的电化学性能差,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采用微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CPCs)是高分子材料功能化的一个重要课题。CPCs是将一种或几种导电填料与一种或几种高分子基体复合制备而成。CPCs塑性好,易于规模化成型加工,成本较低且
随着网上教育的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的研究逐渐被人们关注。虚拟实验是现代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虚拟
采用机械搅拌法及钟罩浸块铸造法(制取预制块后压块浸渗的两步方法)分别制备了CNTs/AZ31镁基复合材料,对其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分别进行了观察及测试,且对采用钟罩浸块法制备
碳羟基磷灰石(以下简称为CHAp)作为一种功能生物材料,继承了羟基磷灰石(以下简称为HA)所具有的大部分优秀特性,在生物化学、生物医药、环境工程、化工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双吊钩装置的控制软件在CoDeSys环境下完成,软件框架设计贯穿整个开发流程,软件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在逻辑运算过程中调用方便,有利于软件的移植.双吊钩同步控制是采集左右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