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2O3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由于具有优越的光学、电学和气敏等特性而倍受关注。本论文采用了温和、简单的水热法和液-固相法先合成了前驱体In2S3,再将所制前驱体In2S3原位氧化为目标产物——分等级结构的In2O3纳米材料;目的在于对产品的物相、形貌和尺寸进行控制,并对氧化铟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本文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ED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的组成、物相、形貌、尺寸和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已完成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在冰醋酸水溶液(冰醋酸浓度为6.25 vol.%)中,以InCl3·4H2O和C2H5NS为原料,80-90℃下水热合成了前驱体In2S3海胆状微球(微球直径为1.8–3.7μm,纳米片厚度为15-30nm);然后用所制的In2S3海胆状微球作为前驱体,在空气中600℃热处理5小时,自然冷却后得到了分等级结构的海胆状In2O3微球(微球直径为3–4.6μm,纳米片厚度为20-30nm,纳米颗粒大小为20-40nm)。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ED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组成、物相、形貌以及尺寸大小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2、在冰醋酸水溶液(冰醋酸浓度为6.25 vol.%)中,以InCl3·4H2O和Na2S2O3·5H2O为原料,150-180℃下水热合成了前驱体In2S3微球(微球直径为1–2.5μm);然后以所制的In2S3微球为前驱体,在空气中600℃热处理5小时,自然冷却后得到了分等级结构的In2O3海胆状微球(微球直径为1–2.5μm,纳米颗粒大小为20-30nm)。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ED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组成、物相、形貌以及尺寸大小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3、用氯化铟和硫脲作为原料设计了两条路线合成氧化铟。(1)两步法合成:①以InCl3·4H2O和NH2CSNH2为原料200-250℃合成了以纳米片组成的前驱体In2S3微簇(纳米片的厚度为30-60nm);②将合成的In2S3微簇作为前驱体在空气中600℃热处理6小时,自然冷却后便得到了分等级结构的In2O3(纳米颗粒的直径在20-60nm之间,纳米片的厚度在20-50nm之间)。(2)一步法合成:将InCl3·4H2O和NH2CSNH2充分研磨混合后在空气中600℃热处理6小时,自然冷却后即得到金字塔状和多面体状的In2O(3多面体的直径为200-350 nm;金字塔晶体直径为3-4μm)。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EDX)、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组成、物相、形貌以及尺寸大小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