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保障。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每次的重大进步,都与能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新技术、新发明的不断涌现,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全球变暖,气候恶化,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人类已经越来越重视我们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资源环境问题是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是硬道理,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谋求的目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使我国成为现今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同时也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在能源消费与生态环境双层约束下,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中,那么,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保持经济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如何实施合理有效的能源环境政策来协调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寻求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以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得以保护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协调发展,这些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第一,回顾了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方面前人所做的工作和他们的贡献,阐述了研究能源、经济、环境三者的基本理论,构建了研究框架,确定了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二,对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及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中国能源消费问题及其结构分布、分部门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强度、煤炭消费、石油消费和天然气消费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中国能源消费三层影响因素框架,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建立中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能源消费影响各因素所占的权重。第三,选取1953至2012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0组数据,并使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阈值协整等多种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检验。考虑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未考虑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又选取了2004年至2013年的30个地区的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和各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数据样本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面板分析得出结论。第四,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2000年至2013年的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亿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所占权重,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到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最终评价,获得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紧密程度。第五,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理论和2000年至2011年12年间的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三个指标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指标体系,再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能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然后使用耦合协调度理论对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系数进行求解,最终获得能源、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度。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生态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通过选取中国1953至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0组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和长期的平衡关系,但通过阈值协整也发现在1953至2012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协整关系。第二,通过使用中国2004年至2013年的30个地区的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和各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数据样本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分析,发现各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减少会导致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减少。第三,通过使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废气总排放量(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数据代替)与能源消费最相关,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与能源消费最不相关的结论。第四,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理论对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能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使用耦合协调度理论求出了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系数,并计算出能源、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终得出中国的经济-环境-能源耦合协调度为中度失调的结论。
其他文献
<正>我读过一篇王迅的文章,其间,他把评论家比作"钢丝上的舞者",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篇文章具体叫什么,他这么比喻有怎样的语境,现在我已经完全忘了,但我清楚地记得,看
电动汽车变流器功率器件的损耗不仅浪费了有限且宝贵的车载能量,而且会造成功率器件过高的结温,严重影响其可靠性。空间矢量调制SVM(space vector modulation)工作在线性调制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通过巧用教学策略、贯穿教学内容、传授审题方法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审题热情,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审题能力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106-01  从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来看,审题和数学教学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关联,实际上却有
英语教学中听与说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本文依据这一观点总结了视听教学中如何依靠听提高说的能力,又如何以说带动听的发展.
中西方绘画艺术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取决于其中造型因素的不同,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旨在为高校美术史课程做些参考.
紧张性排尿迟缓综合征为素热蕴结于膀胱,与湿结合,湿热互结。方用加味滋肾汤即能泄下热有余之火又能护肾,引火归原不伤正,认为临证不但要去除发病因素,合理正确用药,缓和患者紧张心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思维型”课堂中,必须改善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水平,找到提问的主要策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本文从概念入手,探讨了“劣构问题”的概念与特性,并突
【摘要】目的:对小儿的支原体肺炎提高了临床上的认识以及診断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