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后,我国全面步入了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新的时代应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实现绿色兴国。笔者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发展渊源入手,以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及技术形态为依据,以生态文明的显著特征以及我国企业绿色发展的国民经济构想为背景,探讨了我国企业的绿色发展现状,分析了绿色发展的积极动向以及非绿色发展的内外部原因。然后在梳理国内外企业绿色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视野下企业绿色发展的政府宏观政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与前沿路径。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生态文明时代经济上倡导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技术上发展生态技术与工艺。生态文明在经济上将循环经济作为稳态经济,可再生能源比重明显上升。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要在生态产业的物质基础上,以总量生态经济反映生态文明物质基础的繁荣程度。作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应,我国企业发展在观念、技术、营销上都有了绿色的进步,企业的生态环境以及绿色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内外部的制约因素,内部如生态文明观念的不到位、绿色技术发展的制约以及资金紧张等情况,外部如政府引导与支持的不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与不严格、市场绿色消费动力不足等情况导致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绿色发展仍然停留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要想对这个现状进行根本的转变,宏观上政府要实现制度与体制的创新。首先要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绩观,从政府引导层面改变以环境为代价的企业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建议与我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从制度和法律上界定和限制企业的绿色责任、环境责任;此外,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合理化产业结构布局。微观上,企业要遵循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从生产方式上改变三高的传统模式。同时也要紧跟绿色经济的发展步伐,大力研发和践行绿色技术,寻求企业绿色发展的前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