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是临床常用的的中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杀菌降压等功效,其主要发挥药效的物质是蒽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是研究给药后药物在机体内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的关系。生物样品中药品的含量很低,其在生物样品中的纯化、富集和含量测定是开展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关键。本论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大黄苷元(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SPE-HPLC内标法,并采用建立的方法体系研究了大黄苷元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及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情况,对指导大黄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大黄苷元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研究。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SPE-HPLC内标法,并用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了大鼠血浆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研究了其吸收动力学。用DAS 2.1.1药动学程序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并比较了脑缺血模型组和正常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的不同点。结果表明:大鼠经灌胃大黄苷元300 mg/kg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在正常的大鼠体内分别呈一室、二室、二室、一室、二室模型,在模型组大鼠体内均呈二室模型,五者在大鼠体内分布都比较广泛。同剂量灌胃给药后五者在正常组和模型组的Cmax分别为0.04160和0.1943、0.4008和0.7331、0.2019和0.3492、0.06994和0.1050、0.1936和0.2018μg/mL,模型组均大于正常组,这说明进行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动物能更好的吸收五种蒽醌类成分。二、大黄苷元与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研究。利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了这五种蒽醌类成份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在高、中、低三个血药质量浓度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3.1%、91.3%、95.2%、87.5%和89.6%左右,属高等强度的蛋白结合率。三、大黄苷元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动力学研究。建立了组织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以及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五种蒽醌类成分在大鼠组织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种蒽醌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比较广泛,其在各组织的消除速率都比较慢,尤其是在肾中更慢。四、大黄苷元在大鼠体内的排泄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尿样、粪样中药物的前处理方法,并测定了在不同时间段内五种蒽醌类成分在大鼠尿样、粪样中的排泄情况,绘制其排泄量时间曲线和排泄速率时间曲线。结果表明:粪样和尿样中五种蒽醌类成分的排泄速率均在8-12 h内最大。140 h内粪样中各成分以原形的积累排泄量分别占剂量的:芦荟大黄素10.1%,大黄酸3.10%,大黄素30.3%,大黄酚18.9%,大黄素甲醚19.2%。140 h内尿样中各成分以原形的积累排泄量分别占剂量的:芦荟大黄素0.52%,大黄酸0.19%,大黄素0.12%,大黄酚0.063%,大黄素甲醚0.060%。本论文建立了SPE-HPLC内标法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大黄苷元的浓度,并研究了其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情况和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情况,为大黄的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毒理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