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与缓释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32319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甘膦(Glyphosate)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的灭生性除草剂,由于它的大量使用和长时间累积,可以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研究一种具有高效载负和长效缓控释的草甘膦缓释制剂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玉米微孔淀粉为药物载体,通过考察草甘膦在微孔淀粉上的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以及载药微球的释放过程,为草甘膦缓释制剂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通过双酶水解法制备了玉米微孔淀粉并评估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微孔淀粉表面分布着密度均匀的小孔,孔洞深,且孔径较大约为1.12±0.21μm,吸水率为129.41%。2.研究了草甘膦在玉米原淀粉、微孔淀粉以及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吸附平衡实验。结果显示,约80 min时,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过程均趋于平稳。3.研究了草甘膦在玉米原淀粉、微孔淀粉以及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显示,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基本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且在283 K时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吸附量最大,达到138.89mg·g-1。经分析热力学参数可知,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过程都是由焓变控制的自发放热过程,它们之间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相互作用。4.研究了草甘膦在玉米原淀粉、微孔淀粉以及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显示,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均更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通过吸附活化能的计算可知,草甘膦在三种不同状态淀粉上的吸附过程中均没有能垒出现。5.研究了草甘膦在玉米微孔淀粉与加0.02%黄原胶微孔淀粉上的载药过程,并探讨了其释放过程。结果显示,0.02%黄原胶的加入使草甘膦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释放过程更慢,在48 h时累积释放率达到61%。两种载药微球的释放动力学曲线均更符合Ritger-Peppa释放模型,且特征参数n值均小于0.5,说明草甘膦载药微球的释放过程符合Fick扩散机理。以上结果表明,加了0.02%黄原胶的玉米微孔淀粉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草甘膦控缓释载体。
其他文献
对乐师来说,自我听闻、相互听闻、来自厅堂的听音感受为三大舞台音质需求。良好的舞台相互听闻关系是乐队演奏协调的保障。但由于舞台音质研究起步晚成果少,且已有的声支持度
目前对光学材料的强激光诱导损伤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对于初始损伤的形成过程却仍然难以定量描述。现阶段对初始损伤定量描述比较好的模型是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提出的吸收波前模型(Absorption Front Model)。之前的杂质诱导损伤模型只能分析损伤阈值与激光参数的关系,而吸收波前模型可以分析杂质诱导损伤坑尺寸与激光参数的关系。虽然吸收波前模型可以分析光学材料损伤坑尺寸与激光参数
木薯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年生灌木植物,以其高生物量、抗贫瘠、抗病虫害、耐干旱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食用、饲用上。而且还被广泛运用于生产加工上,如造纸、纺织、淀粉生产及生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同领域发生着一次又一次颠覆性创新,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新时代经济革命的新引擎。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六元氮杂环是多种天然产物和活性药物的核心结构单元,广泛地存在于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医药、农药和功能化材料等产品中。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探索原子经济性高、绿色环保、实用便捷的合成策略实现六元氮杂环的构建和骨架修饰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界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作为廉价、无毒且地球储量丰富的金属,铜在催化领域中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并在工业上用于有价值的药物、材料和商用化学品的制造生产。基于课题
滨海含生物气细粒土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五大洲中。气体多以离散大气泡形式存在于土骨架中。区别于传统非饱和土,滨海含气细粒土中气相不连通、水相连通、饱和度超85%,而无法用
中药化学成分复杂,治疗作用由化学成分组成的整体系统产生,且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要全面评价中药质量的优劣,不能只是检测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化学成分。应用指纹图
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改善脆弱生境进行大规模生态恢复,导致土壤养分在不同地形和不同用地类型间具有一定差异。本文以陕西省安塞县南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地面监测和遥感技术,通
在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进程中,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逐渐显露,人们日益增强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以及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信息披露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要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总结归纳和外在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利用2013-2017年润灵环球的579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分数据,应用组织同形理论,按照其三条影响路径——强制同形、规范同形和模仿同
近年来,全球工业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在技术更迭日新月异、能源消耗量逐年攀升的今天,各类能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是煤炭能源消耗大国,这一情况还将在未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