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成形辊卷制锥筒件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l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锥筒件作为一种常见的板料成形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石油化工、船舶等多个领域。目前,锥筒形件的卷制成形主要靠卷板机完成,传统锥筒件的卷板成形方法主要有分区卷制法、辅助套筒法、锥辊成形法以及四辊夹紧法。虽然上述方法各有特点,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分区卷制法耗时费力、成形精度低;辅助套筒法与锥辊法不适用于大锥度锥筒的卷制;四辊夹紧法成形过程较复杂,对设备的控制系统要求较高。本文采用差速成形辊卷板成形技术,通过改变两端工作辊的辊速可实现任意锥角的锥筒件的成形,不仅解决了传统成形方法出现的问题,且该技术成形设备结构简单,成形精度高且成形过程快速稳定。本文主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采用动态显式方法对差速成形辊卷制锥筒件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详细研究工作辊辊速比与上辊下压量对锥筒成形件的影响,为差速辊卷板设备的设计开发与成形工艺的优化提供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介绍了差速辊卷板成形的原理,分析卷板成形主要部件的几何关系。详细说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材料属性的设置、单元类型的选择、网格划分、边界条件与接触条件的设置、局部坐标系中材料方向的确定。最后通过模拟实例验证了参数设置的合理性。(2)建立圆筒件卷板成形的有限元模型,结合模拟结果分析虚拟辊速对成形半径的影响,从而确定卷板成形模拟中合适的虚拟辊速。然后改变工作辊辊速,分析辊速比对锥筒件成形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板料在成形过程中,都存在一个特定的最佳辊速比使其成形效果为最好,辊速比偏大或偏小都会导致锥筒两端发生错位现象;最佳成形辊速比随锥筒件大、小圆半径比的增大而增大;当锥筒件半径比不变时,辊速比也不变,而且下压量对最佳辊速比的影响很小。(3)推导对称式三辊卷板成形时下压量与圆筒件成形半径间的几何关系,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关于下压量与成形半径的关系,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即圆筒件半径随下压量增加呈幂函数关系递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差速辊卷板成形锥筒件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上辊下压量对锥筒件成形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尺寸相同的板料,锥筒件大、小圆成形半径随下压量增加而减小;对于尺寸不同的板料,即使下压量相同,成形后锥筒件大、小圆半径也各不相同;修正所得成形后的锥筒件平均半径随下压量增加也呈幂函数关系递减。(4)深入研究了锥筒件成形过程中板料厚度方向以及上、下表面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板料大、小圆两端沿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化相同,但在卸载过程中板料两端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化各不相同;成形结束后,同一表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大体分为两个区域,以锥筒外表面为例,靠近小圆端的区域为拉应力,靠近大圆端的区域为压应力;随着下压量的增加,塑性应变值逐渐增加,而锥筒件外表面拉应力区域面积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
其他文献
针对Q235B热轧板表面分层结疤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Q235B上表面结疤是由连铸坯局部卷渣导致增碳引起的。
在人类社会向信息化迈进的过程中,人们对通信容量和通信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使新型光调制格式越发受到关注,并迅速在光通信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将系统误码率限制在一定范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临床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重要诊断方法,对于患者的诊断具有其他三诊所不具备的优势。中医认为脉诊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患者机体内气血阴阳功能变化,
短程心理治疗是现代心理治疗的主流方向,受下列因素的推动而发展:心理治疗的普及、社区心理健康运动、医疗保险机构的偏爱等。短程心理治疗突出治疗目标的具体化、治疗对象较
利用山西省2002-2011年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相关数据,选取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对山西省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山西省城市化水平,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山西省生态环
变截面辊弯成型是一种新兴的材料塑型加工工艺,这种工艺能够解决材料截面复杂多变,板料两侧高度不对称等传统辊弯成型难以实现的加工问题。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用到截面较窄或
2007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出版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明抄本《兵部奏疏》,为明代蒙古史和明蒙关系史的研究,尤其是“把汉那吉事件”和“隆庆封贡”的研究提供了
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而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语言表达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同
归化与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是翻译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将通过例证来说明这两大翻译策略各有千秋,最后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这两种策略的长处,使其达到"圆满调
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等家庭电气火灾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并针对日常生活电气防火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