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乳酸膜修复慢性鼓膜穿孔的实验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1.1探讨如何利用普通数码照相机在内窥镜下进行豚鼠中耳显微成像,以收集有价值的影像资料。1.2探讨构建慢性鼓膜穿孔动物模型的方法。1.3探讨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及改性的聚乳酸膜修复豚鼠慢性鼓膜穿孔的效果。2方法2.1对5只(10耳)正常豚鼠中耳进行解剖,采用普通数码照相机经内窥镜进行照相。2.2将30只(60耳)豚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将豚鼠鼓膜部分切除后将创缘内翻,实验组加用鼓膜置管一周,术后每周观察鼓膜愈合情况,于2月鼓膜穿孔仍未愈合者为造模成功,并用图像分析软件Photoshop分析内窥镜下获得的穿孔鼓膜照片,计算穿孔与全鼓膜面积比例。2.3利用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聚乳酸膜进行处理,制备改性聚乳酸膜;将45只(90耳)豚鼠鼓膜部分切除后将创缘内翻,并用鼓膜置管一周,于2月鼓膜穿孔仍未愈合者为造模成功;使用聚乳酸及改性聚乳酸膜作为贴补材料,修复豚鼠慢性鼓膜穿孔,观察1个月内鼓膜愈合情况。3结果3.1采用普通数码照相机经内窥镜进行照相,获得了清晰的豚鼠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蜗窗、面神经等图片。3.2实验组有25耳未愈(86.21%),对照组有12耳未愈合(41.38%),两组之间鼓膜穿孔的愈合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鼓膜穿孔比例为0.32±0.03,对照组鼓膜穿孔比例为0.31±0.04,两组之间鼓膜穿孔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3.3成功制备了厚度恰当的聚乳酸及改性聚乳酸膜;45只豚鼠(90耳)中,75耳造模成功,改性聚乳酸组、聚乳酸组及自然愈合组愈合率分别为88.0%、52.0%和16.0%(P<0.05)。4结论4.1数码照相机具有轻巧、便携、操作简便的优点,同时还有及时修正、重复摄录和输入电脑进行图像处理的功能。由于数码照相机镜头可以直接对接内窥镜的目镜进行摄录成像,因此,具有其他数字影像处理系统和光学相机难以替代的优点。4.2通过鼓膜部分切除边缘内翻加置管固定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建立慢性鼓膜穿孔动物模型。4.3聚乳酸及改性聚乳酸膜可促进鼓膜穿孔修复,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临床应用型鼓膜修复材料。
其他文献
哲学的本义在于思考与实践美好的生命之道。当现代社会日益蜕变为"治疗性"社会之际,当代西方哲学也在悄然发生着生命治疗学的转向。究其缘由,现代西方哲学从思辨世界走向生活
背景: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引发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
红曲菌(Monascus spp.)是我国传统的食用和药用微生物,它能分泌产生色素、莫呐可啉类(monacolins)物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等多种有益代谢产物,被广泛用于食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应用DPPH法测定桦褐孔菌多糖自由基清除率;采用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小鼠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桦褐孔菌多糖随着浓度增加自由基清
《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绘画通史,同时也是唐代绘画理论的杰出代表。它内容广泛,系统完整,资料丰富,论说精辟,承前启后,把中国绘画理论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具有里程
以三氯氧磷、乙醇及1,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二氯乙烷为溶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三聚氰胺为缚酸剂,制备了含磷高分子阻燃剂HMPP。研究了主要反应因素,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三
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是通过经济手段对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挥调节作用。没有有效、合理的经费拨款模式,政府要充分、有效地履行宏观控制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生产模式下,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虚拟企业成为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最佳组织形式。本文分析了MC模式下组建虚拟
本文通过对中国海员工作生活环境、劳动属性、组成结构、心理及生理、政治文化传统、人际关系、中国高级船员流失等与海员行为相关各方面的特点研究,总结出中国海员行为在这
<正>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这一时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与文艺理论创新,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