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学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中重要的一部分,春秋战国时期家学教育就已经出现。两汉时期是我国家学教育的发展阶段,在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影响下,通晓经术即可入仕为官,因此家传儒学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他学科虽然也在家传范围之内,但是规模远不如儒学。到了魏晋时期,战乱频繁、士族门阀兴起,中央政府无力维持官学正常运行。此时家学教育十分活跃,传授内容更加丰富,传授方式更加多样。两汉魏晋时期家学传授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儒学、玄学、礼学、文学、史学、天文学、医学和书法等。家学传授的过程中,儒学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即便在魏晋时期,儒学也依旧是各个士族家学传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魏晋与两汉时期相比,家学传授有着很大不同,如家学的传授方式、传授内容与接受教育的对象,均有发生变化。处于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家族在家学传承上也有不同,如魏晋时期的侨姓士族与江东士族在家学传授上就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家学作为官学的补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学不仅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科技传承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同时,家学传承也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