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颗粒增强ADC12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s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成形性好、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Al-Si-Cu系合金,ADC12因其优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领域。但是,合金组织中粗大的α-Al相和Si相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而研究发现,一些原位增强相(如Al2O3、Al3Ti颗粒等)能够改善Al-Si合金组织,提高材料的各方面性能。故本文以Al-B2O3、Al-K2Ti F6、Al-Ti为反应体系,将高能超声处理技术与原位合成技术相结合,制备了原位(Al2O3、Al3Ti)颗粒增强ADC12铝基复合材料,力求利用超声产生的声空化效应和声流效应来细化颗粒,改善颗粒与熔体间的润湿性,迫使颗粒在熔体中均匀分散,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使其能够更好的符合铝基复合材料的要求。另外,本文在以Al-K2TiF6为反应体系制备Al3Ti/ADC12复合材料的同时,还研究了电磁搅拌对其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力求利用电磁搅拌作用于熔体时产生的强烈混合对流来改善晶体的结晶凝固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复合材料半固态浆料。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以Al-B2O3为反应体系,原位制备了Al2O3/ADC12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研究表明:超声辅助下原位生成的Al2O3增强颗粒细小、圆整,在基体中分布也较为均匀;复合材料硅相组织与基体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硅相形貌由原来的块状、长针状、板条状逐步转变为短棒状、颗粒状,其中未施加超声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中的硅相以短棒状为主,颗粒状较少,超声后复合材料组织中的短棒状硅相减少、且尺寸变得更为细小,颗粒状硅相则有所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经过超声处理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比未施加超声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3.5%和25.2%。以Al-K2TiF6为反应体系,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超声原位合成了Al3Ti/ADC12复合材料。研究表明:与常规原位反应相比,超声作用下反应更快、更彻底,且生成的Al3Ti增强颗粒形貌较规则、尺寸细小,平均尺寸约为1~2μm,在基体中分布也较为均匀。原位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与基体相比均有所改善:α-Al相的轮廓变得愈加清晰,尺寸逐渐细化,形貌趋于圆整;Si相形貌则由原来的长针状、板条状逐步转变为短棒状、颗粒状。其中未施加超声制备的复合材料晶粒得到了一定的细化,Si相形貌以较大颗粒状为主,短棒状较少;二次超声条件下获得的复合材料晶粒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细化,Si相形貌则变为了更加细小的颗粒状甚至纤维状。而经过超声处理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55.2MPa和2.18%,比未施加超声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9.4%和33.7%。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断口形貌分析表明:在超声作用下,复合材料断口上解理面变少,韧窝变小、变深、数量增多,表现为明显的韧性断裂。以Al-K2TiF6为反应体系,采用电磁搅拌法成功制备了原位Al3Ti/ADC12复合材料的半固态浆料,并研究了不同搅拌参数对该复合材料半固态组织的影响,揭示了半固态组织在电磁场作用下的演变机理。结果表明:在本实验降温搅拌过程中,随着搅拌时间的逐渐增加,复合材料半固态组织中的初生相形貌发生了多样性变化,经历了树枝状、蔷薇状、近球状的演变,其中在585℃时水淬取样的组织较佳,初生α-Al相主要呈近球状,弥散悬浮于液相中,平均尺寸约为35.2μm;在一定范围内,若固定相同的搅拌频率和搅拌时间,降温搅拌过程中随着搅拌电压的增大晶粒形貌趋于圆整,尺寸逐渐变小;若固定相同的搅拌电压和搅拌时间,降温搅拌过程中随着搅拌频率的增大晶粒先逐渐细化而后又逐渐增大。以Al-Ti为反应体系原位合成了Al3Ti/ADC12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对熔体施加机械搅拌后,复合材料组织中的Al3Ti颗粒相由原来的粘结、团聚慢慢变得分散开来,平均尺寸也有所减小;冷却方式的不同对复合材料中原位Al3Ti相的形貌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快速冷却的条件下,Al3Ti相的形貌为块状或颗粒状,而经缓慢冷却后,Al3Ti相的形貌却变为针状或板条状。对熔体施加超声后,复合材料组织中的Al3Ti相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若保持超声时间、超声频率及Ti的添加量不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Al3Ti颗粒尺寸变得越来越细小,分布也变得更加均匀;若保持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超声频率不变,随着Ti含量的逐渐增加,Al3Ti颗粒会出现团聚和长大的现象;若保持超声功率、超声频率不变,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超声效果会出现先加强后减弱的趋势。此外,原位Al3Ti/ADC12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基体合金而言有升高的趋势,并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趋势与其组织变化趋势相一致,当Ti添加量为3%、超声功率为1.5kw、频率为20kHz、超声时间为6min时,其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为247.34MPa、延伸率为2.31%,比未施加超声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1.3%和50.0%。而且,Ti的加入还能够细化基体组织中的α-Al相,使其由原来的粗大树枝状逐渐转变为细小枝晶状、蔷薇状甚至近球状。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化石燃料被迅速消耗,相应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废弃生物质是当前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废弃生物质转化为有用的能源或原料,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和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实验致力于研究亚临界条件下生物质水热转化为氢气和其他有用物质的过程。 以葡萄糖
无铅钎料,作为传统锡铅钎料的替代品,它的开发已成为电子和材料界关注的热点。Sn-Zn基钎料因熔点最接近传统Sn-Pb钎料且安全、低价而开发价值显著。已有研究结果均表明微量Al的
本文以Zr60C u25 Fe5 Al10块体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晶化动力学行为。为了改善Zr60C u25Fe5 Al10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对其分别进行等温退火和微合金化两种方
颗粒弥散强化铝基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耐磨损性能,以及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且原位合成的制备成本低于连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用于国防
本文从环境水文地质的角度,在充分收集北京市已有垃圾场调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选择14个典型垃圾场地,通过对其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资料丰富的北天堂垃圾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