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约束以及资源环境问题日渐凸显,为此我国政府提出2020年单位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约45%的规划。2011年10月北京等七省市被选定为全国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2016年7月16日《浙江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指出浙江省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准备工作将于2017年底完成并将于次年实施碳交易,相对完备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将于2020年底完成。本文希望通过分解分析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而研究分析浙江省碳排放交易政策的可能影响。首先,介绍了LMDI分解法的相关基础理论,并从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人口增长效应以及产业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对浙江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人口增长效应对能源消耗量增长起到了正面影响,其中经济规模效应较其他两项影响效果明显突出。产业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对能源消耗量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但效果较弱,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新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的潜力和空间巨大。然后,从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人口增长效应以及碳排放强度效应对浙江省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和人口增长效应均对碳排放起到了促进作用,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的首要因素。而产业结构效应和碳排放强度效应均对碳排放量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这中间碳排放强度效应的作用更加明显,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是碳排量增加减缓的主要因素。这些都应该成为政府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政策的着力点。其次,在前文LMDI分解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构建了包括GDP总量、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二氧化碳排放量、科技投资以及碳排放交易政策等主要变量的浙江省碳排放交易政策仿真模型,探究不同碳交易机制设计对浙江省环境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本文所设计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包括初始免费配额额度、碳排放交易配额总量年减少率、碳排放交易价格和碳排放交易补贴的比例四个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底完成碳排放交易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于次年启动碳交易,比较完备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将于2020年建成。因此,为了探究不同碳交易政策对于浙江省经济与环境的影响,仿真模型将无碳交易政策情景S0设定为基准情景,S1为典型情景,A1-D4为仿真模拟情景。并且,本文着重分析了从2016年浙江省碳交易政策开始实施并模拟运行到2025年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完备的减排技术得以广泛并有效的应用之前,经济发展的速率将会因为减排的实施而遭到抑制。在短期内(政策实施到2020年),交易配额总量的改变相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来说,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大;免费配额比例的改变对于减轻经济增速放缓的效果明显大于对碳排放量增长的抑制作用;碳排放交易价格上涨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相对大于对碳排放量增加的抑制作用;同时,碳排放交易补贴政策对于降低碳排放交易政策对经济增长所造成的负效应作用较为明显。在中长期内(政策实施到2025年)碳排放交易配额年减少率的改变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会相对减少;免费配额比例的增加对于维持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更加突出;碳排放交易价格上涨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还会逐渐扩大;碳排放交易补贴比例对经济增长的保护作用还会进一步提高。最后,为更好地建设浙江省碳排放交易市场提出建议:关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与结构调整;遵守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本原则;加强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制度环境建设;加大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