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来,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象中国央企这样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曾经遭遇过中国央企面对的复杂难题:一面要坚持公有制不动摇,一面则要在体制上坚持市场经济,目标是做大做精做强走向国际,这考验着中国央企乃至中央政府决策高层的智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推行混合所有制,完成了顶层设计。中国建材“央企市营”模式就是在该决定出台之前,已践行了近9年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混合所有制”。当前,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启动阶段,中国建材“央企市营”的经验值得重视,其成果值得推广本文从介绍“央企市营”、“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等概念入手,对中国建材适应市场变化作出战略转型,采取联合重组、资本运营等手段,用市场的机制改造自己,走股份多元化道路,推行“包容文化”,实现了“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做大做强做优,其经验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本文是对中国建材“央企市营”经营模式的研究和总结,也取得了一定的拓展性成果。“央企市营”,核心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本质是公有制为主导,任务是市场化经营,总括起来就是中央企业用市场的机制改造自己,头脑搞的是央企那一套,腿脚动的是民企那一手,并运用市场规律做大做强做优。中国建材“央企市营”经营模式推行九年,集团销售收入从20多亿元上升到2200亿元,利润也从1亿多元上升到110亿元,双双增长100倍。2013年集团营业收入在世界五百强建材企业中排名第二位,而利润排第一位。因此,中国建材“央企市营”经营模式,它从实践中出发,又经受住了实践的反复检验。这套理论样本性强,适应性高,已成为中央企业市场化经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