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结构积极转型的大趋势下,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广泛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推进进一步的深化分工以及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率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加快了经济的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以及升级转型,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结构转型的意义重大。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工业基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需求支持。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下,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因而在掌握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前提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对于提出相应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首先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相关的文献理论进行了整理总结。并且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于辽宁省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为实证研究作基础。最后利用辽宁省2000-2011年的省级数据以及地市级数据对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在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的关联性方面的实证结果证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其拉动作用要弱于第二产业。产业聚集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以及劳动生产率都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正相关,并且在沈阳和大连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系数相对较高,说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中。在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方面,根据实证结果认为依据影响程度的强弱,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人才教育因素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对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而言,城市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基础,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而言,城市化率及消费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对于金融业而言,投资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