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悬液及移植瘤组织块分别建立裸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模型,并通过超声造影观察裸鼠原位肿瘤及腋窝淋巴结的增强情况。方法雌性BALB/C裸鼠12只,5周龄,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细胞悬液组,共7只裸鼠,B组为移植瘤组织块组,共5只裸鼠。将MDA-MB-231细胞悬液各0.1ml分别注射于A组裸鼠的右侧第二对乳腺脂肪垫下,成瘤2周后,切取2只裸鼠的原位肿瘤种植于B组裸鼠的右侧第二对乳腺脂肪垫下,A组其余5只裸鼠继续饲养。通过大体和常规超声观察裸鼠原位肿瘤和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情况,在接种后第6周,采用经鼠尾静脉和经肿瘤周围皮下分别注射0.1mlSonoVue超声造影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结束后解剖裸鼠获得原始肿瘤及腋窝肿大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A组裸鼠种植后第7天,成瘤率为7/7,B组裸鼠种植后第5天,成瘤率为5/5;(2)两组裸鼠原位肿瘤的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移植瘤组织块组的肿瘤体积大于细胞悬液组;(3)常规超声观察原始肿瘤内血流较丰富,后期出现液化坏死灶和微小钙化灶,大体和常规超声观察均未发现明显腋窝肿大淋巴结;(4)经鼠尾静脉超声造影检查,所有裸鼠的原始肿瘤均为不均匀增强,肿瘤内出现范围不等的充盈缺损区;经肿瘤周围皮下超声造影仅于B组1只裸鼠检出一枚腋窝淋巴结,表现为不均匀增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对裸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检出率为1/4,准确性为1/1;(5)病理学检查,两组裸鼠原位肿瘤均为浸润性导管癌,A组有3只裸鼠右侧腋窝各检出1枚肿大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结肿大率为3/5,B组有1只裸鼠右侧腋窝检出1枚肿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率为1/5,两组裸鼠腋窝淋巴结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4)。结论原位种植MDA-MB-231移植瘤组织块可以成功促进裸鼠腋窝淋巴结新生,建立裸鼠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模型,为研究乳腺癌淋巴转移机制提供重要工具;超声造影在裸鼠MDA-MB-231乳腺癌淋巴转移模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准确显示肿瘤内血流分布情况、判断肿瘤坏死情况,可以实时动态、简单有效的监测肿瘤转移过程、显示新生淋巴管及淋巴结,为研究超声微泡载基因或药物从而抑制肿瘤淋巴转移的实验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