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塘江闻堰险段位于富春江与浦阳江汇合口,在此位置河道形成了110°急弯,其凹岸深槽最深处曾冲刷至-28m高程以下(85高程,下同),而凸岸东江嘴由于弯道环流作用产生淤积,形成约1000亩左右滩地,滩地高程4.2-6.2m左右。1960年代末,“文革”期间当地群众开展围垦造地、修筑围堤,致使滩地不能行洪,江道被严重缩窄,原有1000m左右的江道最窄处仅为470m,使主流逼向右岸,加重了此处堤防的险情。根据1997年“7.9”实际洪水发生情况看,深潭由洪水前的-12m冲刷至-26m,闻堰弯道卡口阻水十分严重,右岸堤塘承受巨大的抢险压力。钱塘江河口闻堰险段治理,特别是东江嘴退堤切滩工程实施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经历了不同洪水、枯水期、丰水期的观测和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效。本工程不仅实施了清障、抢险工程,还可作为强潮河口弯道治理的典型整治实例,其实践经验对于河口段弯道治理方法、实施方式和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因此,进行工程实施过程的系统总结和工程治理的效果分析,得出强潮河口弯道治理工程的通用研究论证与实施方法,可指导强潮河口的弯道整治及清障工作,提高强潮河口的治理水平。本文全面回顾了钱塘江河口闻堰险段治理前期论证工作,包括东江嘴发展形成原因、切滩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实施方案的比较;归纳汇总了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工程实施方案的选择、工程实施前相关政策处理和工程的具体实施;重点对治理效果实测资料进行实施前后对比计算分析,研究最终的工程实施效果;治理效果实测资料分析,是根据闻堰险段治理后历年来的观测资料,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弯道区流速平面分布变化分析、水位比较、深泓线平面位置及高程的变化以及回淤速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获得洪、潮水期主流位置、东江嘴两侧回流情况、流速、流态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