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化活性纳米TiO2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ydi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已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半导体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安全无毒且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治理环境污染和开发利用太阳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TiO2光催化材料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由于其禁带宽度较大,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二是被激发的电子-空穴对较易复合,量子产率较低。对Ti02进行掺杂改性是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改善其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纯Ti02薄膜,通过掺杂银以及银氮共掺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同时对影响Ti02光催化材料性能的因素和制约条件进行了探讨。为此,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催化材料的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另外,以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薄膜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于纯Ti02薄膜光催化材料,制备过程中,随着热处理温度从300℃升高至500℃,Ti02逐渐由非晶态转变为锐钛矿型,薄膜晶粒呈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生长趋势,结晶程度逐渐升高;然而当热处理温度高至600℃时,锐钛矿型Ti02开始向金红石型Ti02转变,晶粒变得粗大并且出现团聚现象。实验证明:经500℃热处理后的纯Ti02薄膜光催化材料全部由锐钛矿相组成,颗粒大小均匀,结晶度较好,平均晶粒尺寸约为50nm,可吸收波长小于387nm的紫外光,对波长在387nm~800nm之间的可见光无明显吸收。可见光下Ti0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极低,300min光照后,亚甲基蓝溶液几乎没有降解。通过Ag掺杂对Ti02薄膜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Ag掺杂能够促进锐钛矿型TiO2向金红石型TiO2转变;Ag-TiO2薄膜的晶粒尺寸(30nm)比纯TiO2薄膜(50nm)的小,故相应比表面积比纯TiO2薄膜的大;Ag掺杂TiO2薄膜的本征吸收边发生了红移,吸光范围扩展至可见光区;Ag-TiO2薄膜的可见光催化活性高于纯TiO2薄膜的活性,可见光照射300min后,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可达45%。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是由于Ag掺杂后,在Ag与TiO2的界面上形成了捕获电子的肖特基势垒,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量子产率。合适的热处理温度与Ag的掺杂量是制备高性能薄膜的关键因素,本实验条件下制备Ag-TiO2薄膜的最佳热处理温度为400℃,最佳掺Ag量为0.1wt.%。本论文还对银氮共掺TiO2薄膜进行了研究。(Ag,N)-TiO2薄膜的结晶度很好,TiO2以锐钛矿的形式存在,薄膜表面由形状规则的球形颗粒组成,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nm,比Ag-TiO2薄膜和纯TiO2薄膜的小,并且薄膜与玻璃基底结合紧密,二者之间无空隙出现,薄膜厚度约为150nm。薄膜的光响应范围不仅扩展到了可见光区,而且对可见光的吸收更强。光催化实验证明,(Ag,N)-TiO2薄膜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比单一Ag掺杂、单一N掺杂以及纯TiO2薄膜的活性高,300min光照后,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接近70%,这是由于贵金属Ag可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非金属N能有效拓宽薄膜的光谱响应范围,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结构轻量化的要求使得以铝合金为代表的轻质材料在加工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成形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铝合金的成形能力及服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研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奠定了中医药在我国发展的良好基调.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
期刊
通过并流沉淀法制备出La:Cu:Zn:X(X=Zr、Al、Zr+Al)(类)钙钛矿型催化剂,并使用NaBH4作为还原剂进行液相还原.将催化剂装填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并用于CO2加氢制甲醇的性能评价,并
EFT概念最初被工业所接受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随后EPRI也把它作为一种水工况标准,据估计目前世界上在EPT水工况下运行的机组数量已达几百个,许多电厂已经在EPT水工况下成
该工作结合国家重点基金项目的资助,提出引入玻璃复合相和LiF烧结助剂进行AlN流延成型实现900-1000度下低温共烧的思路,和上海硅酸盐所成功获得了热导率、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分
该文重点开展了等离子云检测的研究,首先根据等离子弧与熔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等离子云的产生机理,并根据焊接熔池形状的变化,分析了等离子云形态变化的机理.在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