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福斯特作品中的生态共同体书写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ha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的作品风格多元,内容丰富,其中蕴含的文学思想更是复杂又深刻。本研究从福斯特研究界较少关注的生态共同体视角解读福斯特的小说,围绕其作品中作为关键要素的生态书写,探讨它们如何承载了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物质进步、工业发展、道德、精神性、死亡、存在等诸多问题的思索和考量。聚焦小说中的生态书写,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基础,不仅能够全面深入地把握福斯特的整体创作思想,扩展福斯特研究的现有领域,而且能够进一步反思渗透于福斯特文本与思想中的关于现代人类文明和存在方式的合法性问题。在细读福斯特作品中的生态书写、观照福斯特思想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生态共同体”(ecocommunity)这一关键词来概括其中蕴含的生态观,并将生态共同体思想作为基本理论框架,主要从浪漫生态主义维度、扎根地方维度和解域化后人文主义维度三个方面对福斯特的小说进行考察与分析,从而揭示其文学思想的深刻性。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第一章探讨了从共同体到生态共同体的必要性和逻辑性。人类似乎天生就有追寻归属于某个共同体的需求,对认同和归属的追寻是深刻而真实的存在问题,因而思考共同体也是为了探索更好的公共精神和群体存在形式。目前学界对于共同体的热烈讨论大多限定于人类社会的范围内,实际上,人类的存在离不开存在者所嵌入其中的现身情境,对于共同体的探究应当将范围扩展至人类周围的生态环境,即探讨一种生态共同体的可能性。生态共同体指向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之间的内在广泛联系,以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命运一体性,强调人类、非人存在形式和嵌身的栖居环境之间的整体性。我们在探究人类生存问题之时,要以人类与栖居地上万物的广泛关联作为前提,以人与其他生命存在形式的共生共存、普遍精神联系和共同命运为前景。参照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借鉴文化地理学、哲学、物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作为研究方法,本章对生态共同体思想的具体内涵和不同维度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总结,并指出这些不同维度跟福斯特作品的契合之处。福斯特早期的《短篇小说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以及《最漫长的旅程》等作品中的生态书写体现了浪漫生态维度的共同体思想,这也是论文第二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福斯特承袭从古希腊罗马田园诗到浪漫派文学的生态观,通过建立绿色乡村世界和现代工业城市的并置对比,缅怀了正在消逝的自然共同体。本章着重解读福斯特对现代工业化社会中技术发展、进步观念、资本主义商业化扩张和英式理性主义的批评,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割裂了人与自然的亲密纽带,导致共同体的丧失。同时,福斯特通过自然书写和对潘神等希腊主义元素的综合使用,强调一种贯穿于自然万物中的普遍精神或有机生命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并以此作为整体性自然或全一性宇宙观念的支撑。这些生态书写展现出一种超验的整体性浪漫主义生态共同体思想,不过,这种共同体思想中也包含着强烈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和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论文第三章以《霍华德庄园》为中心,考察福斯特生态共同体书写的第二个维度,即扎根地方的生态共同体。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从隐遁于阿卡迪亚之所的浪漫式生态想象转向直面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境况,揭示了田园梦想的主观性以及真实自然背后的危险性与残酷性。本章围绕“空间”与“地方”这两个关键术语,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地理学、现象学等理论方法,并结合文本细读,进而指出,福斯特批评那种基于地图符号、抽象数据与开发用途效率从而生产无根均质化城市空间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因切断人与周围生态的联系而不断导致现代人道德、审美、情感与精神上的危机。相反,福斯特强调人和地方的直接交互体验对于人类想象、情感、心理、记忆、精神以及根本存在层面的重要意义。在栖身霍华德庄园的生活方式中,人将熟悉的和谐生态圈纳入自我认同,满足了内心的情感依恋与归属感。同时,人不是将地方当作客观对象,刻意改造周围万物,而是守护它们,顺应它们本来的存在方式。由此,人与地方形成了临近范围内的生态共同体,也实现了人类的本真存在方式。小说《印度之行》体现了福斯特生态共同体思想的第三个维度,这也构成了本研究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即解域化的后人文主义生态书写。在小说中,印度大地的迥异生态图景促使福斯特更加深刻地反思西方文明的底层思想逻辑的局限性。由此,他从超越西方文明甚至人类文明的宏观视角思索联结与存在问题,认为应该把包括全体人类与非人存在物的宏观生态系统作为思考这些基本问题的重要前提与情境。吸收后结构主义、物质生态批评等理论研究方法,本章指出,福斯特质疑西方社会文化运用理性主义二元论对世界进行殖民主义掌控的做法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省作为这种思维基础的语言和逻辑的问题,并指出人类语言逻辑在印度大地上的无效性。小说以马拉巴尔洞窟之行、庭审阿齐兹、印度教宗教庆典等情节的安排,揭示了人类与非人的纠缠性与渗透性。可以说,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存在形式都并非先在独立,而是时刻在动态的内在行动中彼此构成,这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整体生态共同体。通过以上考察,本研究指出,福斯特通过生态书写表明了自己对社会文明模式和人类本真存在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展示出层层递进的动态生态共同体观:从强调全一性和贯穿万物的普遍能量之流的浪漫派整体生态观,到以扎根一方水土的共同体来对抗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中的异化生存境况,再到超越西方文明的解域化的广泛生态交融与关联。在某种程度上,“生态共同体”思想乃是解决社会差异、文明冲突、甚至异化存在问题的潜在替代性方案。唯有将生态共同体意识作为探索人类社会问题的前提与基础,才能建立更为理想的人类群体存在形式。在全球风险与命运一体的当代社会,考察福斯特作品中的生态共同体书写有利于反思当代社会文明模式和人类生存现状,询问人类在生态恶化问题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山雨欲来风满楼。胡马反扑咸阳的消息不翼而飞!西安市民的心顿时提了起来!在此紧张形势下,大约1949年6月10日傍晚,新华社第一野战军前线分社副社长田方突然接到通知:"彭总紧急召见。"他匆匆地来到西安西大街建国公园内的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心里沉甸甸的。他来到一幢老式而考究的平房里,一进门,就看到副司令员张宗逊、参谋长阎揆要、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和副参谋长王政柱
期刊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复杂,其疲劳寿命主要由各类焊接细节共同决定,其中顶板与纵肋焊接接头疲劳裂纹对桥面系安全使用危害大且修复困难,而焊接残余应力与车载应力的耦合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松弛效应是该类焊接细节疲劳损伤的主要诱因。在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及其松弛效应的影响下,准确分析关键焊接细节在循环车载作用下的真实应力水平是该类桥面系进行疲劳损伤评估和寿命预测的前提。但焊缝位置初始残余应力分布本身具有高
第一部分抑郁症特异性的外周血浆蛋白标记物的筛选和确定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作为重度精神疾病之一,其病因不清,机制不明。至今仍缺乏可用于临床诊断的客观生物标记物,尤其是便捷的特异性外周血标记物。目的:筛选并确定抑郁症诊断的特异性候选外周血浆蛋白标记物。方法:1)首先纳入14名严格匹配的受试者(包括7名MDD患者和7名对照组受试者)并完成血浆蛋白组学
异位妊娠(Ectopicpregnancy,EP)是指发生在子宫腔以外的妊娠,最易发生的部位在输卵管。目前EP诊断主要依赖于阴道超声检查,然而早早期的输卵管妊娠(Tuble ectopic pregnancy,TEP)由于异位包块太小在B超下尚不能被识别,此时需要生物标记物来辅助诊断EP。在妊娠早期,现临床常用的生物标记物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
自古以来,中国乡村问题一直都处于中国历史的核心领域,尽管其在历朝历代的政权网络格局中大多处于一个被动的、从属的、边缘的非核心位置,但却丝毫未削弱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历史进入近代直至改革开放之前,乡村社会遭受了一系列剧烈的冲击而陷入深刻的结构调整之中,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乡村问题给予了普遍的关注。出于对乡村的浓厚人文关怀和对乡村民众命运的深切同情,他们期盼并尝试着在现代化进程中
在传播学学科的主流传统中,身体从来都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伴随着具身性思潮的兴起,身体被召唤回归,成为媒介哲学不得不考虑之物。元宇宙以其沉浸性的核心特征再次重启技术和身体的关系。元宇宙外在以VR、AR等技术装置作为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内嵌以赛博格化身作为后现代数字文化的主体,呼吁着一种更加多元的身体观。与此同时,元宇宙所蕴含的跨越多重边界的后人类身体也携带着某种“身体危机”,通过元宇宙所构成的结
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是当今全球海运业持续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在21世纪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中国提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这为航运业实现绿色低碳提出了要求。本文总结天然气、醇类、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燃料和技术,提出新能源技术在船舶动力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但特别在大型船舶领域还有诸多的难题需要解决。
出生于河东世家望族,却一生飘摇走在被贬的路上。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成就永州;第二次被贬,成就柳州。为后世留下的600余篇诗文中,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有寄托,骈文有近百篇。在这个世上,他是一个钓雪的男人。
期刊
边角场景(corner case)是指在工程系统中安全威胁强、测试难度大、实时要求高、非典型操作范围的相对低概率问题或极端情况,经常出现在工程师对于复杂工程系统的配置调试和性能测试中[1],[2]。虽然发生概率相对较小,但对于多个维度的边角场景研究是验证工程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鲁棒性和功能完整性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当前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发展中,边角场景表现为场景样本数据采集离散、道路参与元素速度大
隋唐时期的柳州,处于文明暂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彼时当地的民风彪悍,具有西南地区的文化特征。柳宗元被贬至柳州之后,对柳州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治理,为官四年期间,大力推动了柳州的发展,作为文人的他给柳州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改变了柳州地区原有的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