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利用多组学和机器学习技术探寻抑郁症客观生物标记物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抑郁症特异性的外周血浆蛋白标记物的筛选和确定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作为重度精神疾病之一,其病因不清,机制不明。至今仍缺乏可用于临床诊断的客观生物标记物,尤其是便捷的特异性外周血标记物。目的:筛选并确定抑郁症诊断的特异性候选外周血浆蛋白标记物。方法:1)首先纳入14名严格匹配的受试者(包括7名MDD患者和7名对照组受试者)并完成血浆蛋白组学检测,联合应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完成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筛选并重复验证以确定候选血浆蛋白标记物;2)在独立的大样本人群[75名MDD、42名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39名双相一型障碍(bipolar I disorder,BD-I)患者和60名对照组受试者]中完成候选蛋白标记物在MDD患者中的独立样本验证和与其他精神疾病比较的特异性验证;3)基于16名MDD患者和16名对照组受试者的尸检脑组织蛋白质组学测定结果,对比完成候选蛋白标记物的外周与中枢间的一致性验证。结果:1)高通量血浆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64个血浆蛋白在MDD组和对照组间呈显著差异表达,且差异倍数超过1.5倍;2)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分析方法进一步发现,相比对照组,存留下来5个候选血浆蛋白在MDD组中显著升高[5个蛋白分别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ATIII)、类黏蛋白2(orosomucoid 2,ORM2)、α胰蛋白酶重链H4(interalpha-trypsin inhibitor heavy chain 4,ITIH4)和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binding protein,VDB)];3)原样本重复验证和独立样本验证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MDD组血浆CRP、ATIII、ITIH4和VD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均P<0.05);4)而与SZ或BD-I患者相比,只有血浆VDB和ITIH4水平在MDD患者中呈显著性升高(均P<0.05);5)核对了尸检背外侧前额叶脑组织的蛋白组学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MDD患者VDB和ITIH4蛋白水平均呈显著性增高(均P<0.05);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证实,联合4个候选血浆蛋白的复合标记物在MDD患者与对照受试者、SZ患者或BD-I患者之间的诊断中均表现出最高的准确率。结论:血浆CRP、ATIII、ITIH4和VDB蛋白可能是诊断MDD的潜在外周血生物标记物,其中血浆VDB和ITIH4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对诊断MDD表现出更强的特异性。第二部分环状RNAs在抑郁症诊断和抗抑郁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分析背景:环状RNAs(circular RNAs,circ RNAs)在脑组织中高表达,可调节神经发生和神经可塑等生理过程。同时,circ RNAs也参与了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节因子。然而,关于circ RNAs在MDD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筛选并验证MDD患者外周血中显著差异表达circ RNAs,评估其在MDD诊断和抗抑郁疗效中的价值。方法:1)入组14名严格匹配的受试者,包括7名MDD患者和7名对照组受试者,并完成全血样本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2)主要围绕circ RNAs,首先在原样本(7名MDD患者和7名对照组受试者)中完成重复验证;3)随后在独立大样本人群(53名MDD患者和52名对照组受试者)中完成独立样本重复性验证;4)同时完成独立样本人群中两组受试者的神经心理评估、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检测及功能磁共振扫描;5)此外,该独立样本人群中53名MDD患者接受了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抗抑郁治疗(37名患者接受真治疗,16名患者接受假治疗),并完成了治疗后上述各层次指标的测定与评估。结果:1)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共发现88个外周血circ RNAs在MDD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选择其中组间差异表达水平超过2倍的15个候选circ RNAs在原样本中进行验证,其中4个候选circ RNAs仍表现出组间显著性差异(均P<0.05);2)独立大样本重复性验证结果提示,4个候选circ RNA中仅存留2个候选circ RNAs仍呈组间显著差异,其中与对照组相比,MDD组患者circ FKBP8水平显著性减低(P=0.001),而circ MBNL1水平显著性升高(P=0.009),circ MBNL1水平与MDD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分值呈显著性负相关(r=-0.303,P=0.027);3)中介分析显示,MDD患者组(53名患者)外周血BDNF水平是circ MBNL1与HAMD-24评分值关联的中介因子;4)磁共振扫描数据分析发现,53名MDD患者右侧眶部额中回的低频振荡幅度水平与circ FKBP8(r=0.359,P=0.008)或与circ MBNL1(r=0.331,P=0.015)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5)与治疗前基线期相比,r TMS抗抑郁治疗后37名接受真治疗的MDD患者circ FKBP8水平呈升高趋势(t=-1.990,P=0.054),且circ FKBP8水平的变化值与HAMD-24评分减分率呈显著负相关(r=-0.547,P<0.001),但接受假治疗的16名MDD患者未见上述发现;6)线性混合模型进一步提示,抗抑郁治疗后circ FKBP8水平的变化值越大,MDD患者的HAMD-24评分值减低越明显(P<0.001)。结论:circ FKBP8和circ MBNL1是MDD诊断的潜在外周血生物标记物,circ FKPB8同时是抗抑郁疗效的潜在生物标记物,为进一步功能验证和药物靶点选择提供了临床研究证据。第三部分基于多中心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数据探索抑郁症鉴别诊断的多元机器学习模型背景:基于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数据寻找MDD诊断的客观影像特征标记物依然存在研究难点和困境,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数据维度过高、研究样本量过小和受试者个体差异大、同质性差。目的:基于多元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方法构建rs-FC模型并确定影像学特征以评估其在MD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基于一个多中心、大样本数据集(包括1021名MDD患者和1100名对照组受试者)的rs-FC数据,采用递进式ML分析策略分别评估不同ML模型的分类性能,该方法中共涉及到六种ML算法和两种数据维度降低的方法;2)此外,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线性回归模型在MDD患者中评估分类模型中的rs-FC特征与抑郁症状严重度之间的关联。结果:1)对比多种ML方法的结果发现,使用“极端梯度提升”(e 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构建的ML模型在个体水平可获得MDD组与对照组间最佳的分类性能(准确度:0.728,敏感度:0.720,特异度:0.739,曲线下面积:0.831);2)同时,XGBoost分类模型所识别的rs-FC特征主要分布在默认模式网络、边缘网络和视觉网络内和网络间;3)更重要的是,使用XGBoost模型确定的上述rs-FC分布特征可在个体化水平实现准确预测MDD患者的HAMD评分:调整后拟合系数为0.180,均方根误差为0.946。结论:XGBoost分类模型可实现个体化水平准确鉴别受试者中的对照组或MDD患者,且该分类模型在不同中心的人群中泛化性较好,并具有科学的神经生物学理论依据和适用于鉴别抑郁症的潜能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17例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基础治疗及尿毒清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片联合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计算残肾KT/V、透析KT/V参数水平评定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标;通过治疗前后尿量(U
作业是考试评价制度的基础与落脚点,是帮助学生掌握课程教材,增强教学体验的重要载体;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和学习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必要抓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日常作业设计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实施与推进。上海市延安中学致力于构建"轻负担、高效益、多类别、分层次、个性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在优化作业设计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索。
期刊
“春节运动”是越战期间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阵营扩展在越南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的一场心理战。该运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南越民众感恩政府、使越共归降、使北越政府及民众产生挫败感。它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计划、准备材料、节日攻势、评估等六个阶段。实施过程中美方注重利用传单、广播等媒介营造越南人特有的春节气氛,彰显南越政府领导下民众节日之富足、生活之欢快,突显翘首期盼男性回家团圆的父母妻儿形象,唤起了越共人员对家庭团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对干燥综合征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p SS-ITP)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MSCs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p SS-ITP、p SS患者、健康对照者(HC)及MSCs治疗p SS-ITP患者前后单核细胞FcγRI、II、IIb和III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及激光共聚焦观察MSCs治疗p SS-ITP患者前后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血
20世纪80到90年代,微通道换热器的提出推动了高密度热量电子器件冷却和微电子机械系统传热的迅速发展。微通道换热器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换热系数高、表面温度均匀等优良特性,在航空航天热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冷却、空调换热设备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微通道尺度效应的影响,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过程中表面张力相比重力尤其在非圆形截面的微通道内成为影响传热的主要机制,为极有限的微重力条件下的相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型材具有轻质、高强和耐腐蚀性等优点,且表现为顺纤维方向性能优异的特点。将其应用至桁架结构中能充分发挥出FRP型材优异的单向力学性能,有效解决传统钢材易腐蚀问题,提高结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降低结构全寿命周期成本。但目前FRP桁架结构应用案例仍较少,一个主要原因是无法实现FRP型材节点的高效连接(连接效率水平仅为20%~3
研究背景: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加淋巴清扫,但结肠癌术中淋巴清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肿瘤转移淋巴结(Lymph Node,LN)的残留,因此术中准确辨识肿瘤转移LN,对结肠癌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可以靶向结肠癌肿瘤细胞的显像探针—表面活性剂剥脱-曲妥珠单抗酞菁胶束
根据ISO17100:2015翻译服务流程标准对译者的八项要求,本论文在翻译过程研究的框架下,对专业译者翻译质量自我评估的具体界定、评估与翻译流程的关系、评估标准、评估内容、评估所需的资源和评估过程中的选择机制开展探索性研究,以期增进学术界对专业译者翻译质量自我评估的认知,进而推动翻译质量评估研究从翻译产品到翻译过程的转向。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思考,对本论文中所
山雨欲来风满楼。胡马反扑咸阳的消息不翼而飞!西安市民的心顿时提了起来!在此紧张形势下,大约1949年6月10日傍晚,新华社第一野战军前线分社副社长田方突然接到通知:"彭总紧急召见。"他匆匆地来到西安西大街建国公园内的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心里沉甸甸的。他来到一幢老式而考究的平房里,一进门,就看到副司令员张宗逊、参谋长阎揆要、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和副参谋长王政柱
期刊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复杂,其疲劳寿命主要由各类焊接细节共同决定,其中顶板与纵肋焊接接头疲劳裂纹对桥面系安全使用危害大且修复困难,而焊接残余应力与车载应力的耦合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松弛效应是该类焊接细节疲劳损伤的主要诱因。在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及其松弛效应的影响下,准确分析关键焊接细节在循环车载作用下的真实应力水平是该类桥面系进行疲劳损伤评估和寿命预测的前提。但焊缝位置初始残余应力分布本身具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