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企业开始倾向于选择风险更大的新兴市场。利比里亚即为目标国之一。利比里亚属于英美法系国家,前期基本完全照搬了美国法律,与我国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多数赴利比里亚投资的中国企业不了解该国的法律环境,不了解所面临的复杂多样的法律风险,所以中国企业在利比里亚的投资经常血本无归。如何有效防范在利比里亚投资面临的潜在法律风险,是每一家在利比利亚投资的中国企业需要面临的艰巨任务。能否积极应对和有效防范在利比里亚投资的法律风险,将最终决定中国企业赴利比里亚投资的成败。本文除绪论、摘要及结论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利比里亚政治环境产生的法律风险及防控建议。利比里亚政治环境较为复杂,仍然存在战争内乱的风险。当政府担保和承诺增加,随之履行担保和承诺的成本也将增加,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因此难以评估政府信用风险。政治风险管理要同时做到及时性和前瞻性,通过对政治风险作出预测以建立风险转移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治影响带来的法律风险。中国企业可根据需要在合适的境内外保险机构选择合适的险种进行投保,以达到有效转移政治风险的目的。第二部分是利比里亚立法司法产生的法律风险及防控建议。利比里亚与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太健全,经常凭内部暂行规定实施管理,且易随新政府上台频繁调整。利比里亚的司法体系较为脆弱,主要体现为司法能力不足、公信力较低。司法部门解决贸易争端的能力较差,存在案件拖延的情况,且判决结果易受外界因素左右。在利比里亚中国企业在保证自身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可通过在投资协议中对加入稳定条款或签订特许协定应对政策调整频繁的问题。与此同时,利比里亚为吸引外资一直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仲裁法律环境,可善加利用国际仲裁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第三部分涉及劳工保护的法律风险及防控。在中国企业赴利比里亚投资的过程中,劳工保护方面引起的法律风险非常高,后果也极为严重。利比里亚政府越来越强调雇佣本地化,在利比里亚中国企业不仅引入外籍劳工困难,还需应对力量强大的工会组织。劳工保护问题常常被我国企业所忽视,加之未能及时处理导致罢工、民族主义矛盾冲突等困扰不断。一方面,中国企业应采取适合当地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的策略,有计划地迎合利比里亚政府提倡的本地化战略,加强劳工培训,提高应对劳工雇佣政策风险的能力。同时,紧跟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加深利比里亚对我国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专业的国际化管理及法务人才,避免因管理不当引起劳工纠纷,并同工会保持和谐的关系,在发生纠纷后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第四部分是环境保护风险及防控建议。利比里亚环境保护法处罚偏重,且政府监管严格,而中国企业普遍不熟悉利比里亚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屡次出现未达标企业被勒令停止作业,不仅需要支付数额较大的行政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者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一方面,严格遵守利比里亚法律、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既是中国在利比里亚投资企业的基本义务,也是防范法律风险、避免重罚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在内部建立适应利比里亚法律的环境评估机制,有效防控因环境保护法律意识缺位潜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