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中医证型及肝功、血脂、B超分级的关联性分析,探讨肝功、血脂、B超分级在各证型组中的变化规律,深化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期间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5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调查,记录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结果,B超结果及身高、体重等,并对25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处理调查结果。结果:在25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中,B超严重程度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轻度以肝郁湿热型多见,在各证型组中占34.12%,中度以肝肾阴虚多见,在各证型组中占33.33%,重度以肝瘀痰阻多见,在各证型组中占36.54%。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与各证型组的关系:各证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ALT、AST、GGT、TG (P<0.01);各证型组间比较,ALT、AST、GGT、TG在各证型组中均存在差异(P<0.01);其中,肝郁湿热组中伴有ALP、TC的升高;肝肾阴虚组中伴有DBIL、LDL的升高;肝瘀痰阻组中伴有TBIL、TC的升高。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与B超程度分级的关系:轻度组,ALP、IBIL、HDL较中、重度组有所变化;中度组:TBIL、DBIL较轻、重度组有所变化;重度组:BMI指数、AST/ALT比值、GGT、TC、TG较轻、中度组有所变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rTG> rAST/ALT >rTC >rBMI (P<0.05),说明TG、AST/ALT比值、TC、BMI指数与各证型的相关性较其他指标好。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肝功、血脂、B超分级在其中医证型中,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深化了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