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乙烯类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酸分子和阴离子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着最基础的作用,因此,在水体系中如何检测和识别氨基酸分子和阴离子的研究被广泛关注。由于系列氨基酸分子结构相似、光谱惰性以及不具备电化学活性等因素,以及阴离子在水体系中具有较高的溶剂化效应和较大的离子半径,使水溶液中氨基酸和阴离子的荧光识别非常困难。本论文在合成系列吡啶乙烯类荧光分子的基础上,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及主客体竞争络合作用,实现了水体系和血清中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荧光检测。同时,利用吡啶乙烯类阳离子荧光探针与阴离子间的非共价键作用实现了水体系中BF4-与PF6-的识别。此外,利用吡啶乙烯类锌离子配合物在水体系中实现了焦磷酸根的荧光检测识别。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以4-甲基吡啶及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反应合成了以溴代烷烃为末端的线性吡啶乙烯类客体分子G1。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客体分子与阴离子、瓜环、氨基酸之间的作用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在pH=6.0的条件下,客体分子在硝酸根离子诱导下产生了黄色荧光聚集体,该聚集体在瓜环主客体作用下产生了绿色荧光类轮烷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体系可用于水体系和血清中的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荧光识别检测,且不受其它氨基酸分子和相关离子干扰。二、以2,6-二溴萘,4-吡啶乙烯,溴代烷烃为主要原料,合成系列吡啶乙烯类分子G2、G3、G4。研究结果表明系列探针分子对PF6-离子具有非常好的荧光识别效果。但是,荧光探针碳链长度为7时(G2),对BF4-的检测效果不明显。当荧光探针碳链长度大于等于8时(G3、G4),能够通过荧光信号变化检测识别BF4-。研究结果显示碳链长度的增加,使探针分子的疏水作用增强,有利于目标阴离子作用下的探针分子的聚集,从而产生明显的荧光识别信号。三、以4-溴苯甲醛,2-乙酰吡啶,4-吡啶乙烯,溴代烷烃为主要原料,合成以三联吡啶为配位点的乙烯类探针G6和G7,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分子与阴、阳离子作用。发现探针G6和G7能在水溶液中检测识别锌离子,且不受其它离子干扰。探针G7与锌离子按1:1作用比结合后,能检测识别焦磷酸跟(PPi),且不受其它常见阴离子的干扰。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形结合指的是图形与数字相结合,将这一思想融入渗透至小学数学教学中,这对小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以及实现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数形结合这一思想融入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融入与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036-02  【Abstract】
患者,男性,48岁.因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2周于2002年4月24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4月体检发现心电图T波改变,门诊行次极量运动试验阴性,心脏彩超报告为冠心病改变,心功能正常.动态
MPI聚合通信操作广泛应用于并行科学计算中,对程序的可扩展性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天河互连网络支持基于触发的消息通信操作,通过在网络接口中卸载执行数据传输和计算操作,提高
精品课程建设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我校“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工作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对陕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待遇低,教师对职业的满意度不高。针对以上
在旧沥青路面与补强层之间铺设一层专用土工布,能有效减缓原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并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路面补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