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酸分子和阴离子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着最基础的作用,因此,在水体系中如何检测和识别氨基酸分子和阴离子的研究被广泛关注。由于系列氨基酸分子结构相似、光谱惰性以及不具备电化学活性等因素,以及阴离子在水体系中具有较高的溶剂化效应和较大的离子半径,使水溶液中氨基酸和阴离子的荧光识别非常困难。本论文在合成系列吡啶乙烯类荧光分子的基础上,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及主客体竞争络合作用,实现了水体系和血清中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荧光检测。同时,利用吡啶乙烯类阳离子荧光探针与阴离子间的非共价键作用实现了水体系中BF4-与PF6-的识别。此外,利用吡啶乙烯类锌离子配合物在水体系中实现了焦磷酸根的荧光检测识别。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以4-甲基吡啶及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反应合成了以溴代烷烃为末端的线性吡啶乙烯类客体分子G1。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客体分子与阴离子、瓜环、氨基酸之间的作用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在pH=6.0的条件下,客体分子在硝酸根离子诱导下产生了黄色荧光聚集体,该聚集体在瓜环主客体作用下产生了绿色荧光类轮烷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体系可用于水体系和血清中的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荧光识别检测,且不受其它氨基酸分子和相关离子干扰。二、以2,6-二溴萘,4-吡啶乙烯,溴代烷烃为主要原料,合成系列吡啶乙烯类分子G2、G3、G4。研究结果表明系列探针分子对PF6-离子具有非常好的荧光识别效果。但是,荧光探针碳链长度为7时(G2),对BF4-的检测效果不明显。当荧光探针碳链长度大于等于8时(G3、G4),能够通过荧光信号变化检测识别BF4-。研究结果显示碳链长度的增加,使探针分子的疏水作用增强,有利于目标阴离子作用下的探针分子的聚集,从而产生明显的荧光识别信号。三、以4-溴苯甲醛,2-乙酰吡啶,4-吡啶乙烯,溴代烷烃为主要原料,合成以三联吡啶为配位点的乙烯类探针G6和G7,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分子与阴、阳离子作用。发现探针G6和G7能在水溶液中检测识别锌离子,且不受其它离子干扰。探针G7与锌离子按1:1作用比结合后,能检测识别焦磷酸跟(PPi),且不受其它常见阴离子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