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财富的不断积累和商业银行间竞争的不断加剧,推动了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情况的好坏与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息息相关的,而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就是银行制定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简单描述,包括银行理财产品的概念、分类和人民币理财产品案例分析等方面。其次以微观结合宏观的视角,较全面地分析了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期限、起购金额、保本情况、收益方式、银行的信用级别、基础资产的收益、存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经济发展水平等9个因素。第三运用Eviews8.0计量软件对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07年至2014年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汉口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德阳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北京农商行等29家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数据作为样本。由于搜集的影响因素数据不同,期限、起购金额、保本情况、收益方式、银行的信用级别、基础资产的收益等6个因素的相关数据是按照每一只理财产品进行统计得出的;而存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经济发展水平搜集的是年度数据。因此在进行建模时,分别将期限、起购金额、保本情况、收益方式、银行的信用级别、基础资产的收益等6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预期收益率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截面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除银行的信用级别与假设结论不一致外,其他因素均达到预期结果;将存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经济发展水平3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对产品预期收益率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除银行的信用级别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初始假设相反外,其他因素均与预期结果一致。即最终结果是期限、起购金额、基础资产收益、同业拆借利率、发行银行的信用级别都与理财产品收益率正相关;而经济发展水平、存款利率与预期收益率负相关;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低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固定收益型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则低于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最后对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为商业银行提供制定产品收益率的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