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棉酚对蛋鸡的毒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ie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43周龄商品海兰褐壳蛋鸡280羽,随机分成10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4羽,分别饲喂游离棉酚(FG)含量为0 mg/kg、10 mg/kg、20 mg/kg、30 mg/kg、40 mg/kg、50 mg/kg、70 mg/kg、90 mg/kg、120 mg/kg和150 mg/kg的试验日粮,自由采食、饮水。预饲7天,试验期10周,试验期间每两周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羽,采血5ml用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计数和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测定。屠宰所选鸡只,取胸肌20g、肝脏、肾脏用于游离棉酚(FG)残留量的测定。每周每个重复组定期随机取鸡蛋2枚,用于蛋中游离棉酚残留量的测定。 本研究目的旨在了解游离棉酚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在组织和蛋中的残留;为探讨棉籽饼粕在蛋鸡饲料中的合理添加量,保证禽制品的卫生安全提供研究资料。 试验结果表明: 1.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日粮中FG含量低于70mg/kg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蛋率差异不显著,但FG含量90mg/kg、120mg/kg、150kg/kg的试验组蛋鸡产蛋率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2.对平均蛋重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FG含量<70mg/kg的试验组平均蛋重仅有增加的趋势;随FG含量的增加,平均蛋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试验后期,下降趋势极显著(p<0.01)。 3.对日采食量的影响 前6周各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日采食量没有明显差异,后4周,日粮中FG含量120mg/kg和150mg/kg的两个组蛋鸡日采食量下降明显(p<0.05)。 4.对蛋鸡红细胞的影响 红细胞(RBC)数量,日粮中FG含量≤70mg/kg的试验组中变化不明显(p>0.05),但试验八组和试验九组的RBC数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 5.对蛋鸡白细胞的影响 在试验的前两周,各组鸡血液中WBC的数量变化不明显,但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所有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WBC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当FG的含量≥70mg/kg的试验组,WBC的增加趋势极其显著(p<0.01)。 6.对蛋鸡体重的影响 对照组和日粮中FG含量≤50mg/kg的试验组蛋鸡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FG含量≥70mg/kg的日粮组蛋鸡的体重呈现下降趋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之间的关系,为小尾寒羊高繁殖性状的辅助选择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采用PCR-SSCP方法,对小尾寒羊、白萨福克羊、特克赛尔羊
本试验研究了特种野猪日粮中不同水平的硫酸锰、硫酸亚铁对特种野猪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胴体性能、肌肉品质和相关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对特种野猪饲粮中硫酸锰、硫酸
在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细胞系定向分化等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转录水平调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 TF)是结合于基因组基因调控区相应调控元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束缚(心理)应激系统,它既能限制小鼠活动,又允许小鼠自由采食和饮水。于自然发情的发情前期或注射促性腺激素后的不同时间段对小鼠进行束缚应激,观察应激对
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糖蛋白类促性腺激素,在下丘脑-垂体-性腺繁殖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FSH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其中α亚基为h
罗伯逊易位包含罗伯逊融合和罗伯逊断裂两个内容,融合和断裂的位置都位于着丝粒处,着丝粒主要有动粒和着丝粒DNA两个构架,其中着丝粒DNA对维持染色体的空间结构、黏附姐妹染色单
有机微量元素全取代技术(Organic Trace Mineral Total Replacement,OTM-TR)是当前微量元素(Trace Mineral,TM)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未来绿色养殖的发展方向。本论文通过三个
肝脏是氨氮代谢的主要器官,来自肠道的血氨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主要通过尿素循环代谢。猪门静脉血氨浓度是循环系统其他部位的10倍,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