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有效配置的欲望也更加强烈,汇率走向市场化不仅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必备的条件。汇率实质上就是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在全球经济资源都越来越依赖市场来实现合理配置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要准确反映我国与别国之间的物价对比情况,首要条件是在国内要建立起一套能够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力量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合理的价格体系,这就要求市场参与主体必须是独立的产权主体,这样无论在产品市场上还是要素市场上所有的经济资源都能通过市场实现最优配置。然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现在,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体由于产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依然没有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生产要素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真正的要素市场尚未建立,这都将成为市场化价格体系建立的根本性障碍,最终制约汇率市场化。汇率的市场化也离不开一个可以自由进行外汇交易的外汇市场,我国对外汇市场过多的管制实际上阻碍了真正意义上的外汇市场的形成,这种管制实质上是对交易主体财产处置权的剥夺。正因为交易主体没有获得完全产权,从而不能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汇率远非市场化的汇率。所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涉及到两个层面,一个是基础的产权制度层面,包括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生产要素产权制度的改革;另一个是汇率制度的改革,包括赋予外汇交易主体更多的兑换自由和交易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