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褪黑素不足对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 ——肠道菌群的介导作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x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褪黑素由松果体合成并释放到体内循环系统中。在人类和动物机体中,它不仅参与调节外周器官的昼夜节律,同时参与调控衰老和组织器官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除松果体能够合成褪黑素外,在肝脏、肾脏、皮肤、肠道、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组织和细胞中均发现了褪黑素相关酶及其受体。褪黑素的功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并以其抗炎、抗氧化、抗癌等特性,被作为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药物。但是,内源性褪黑素不足的系统效应以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未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全身敲除褪黑素合成限速酶芳基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AANAT)编码基因,建立内源性褪黑素不足的(Endogenous Melatonin deficiency,EMD)小鼠模型。首先,对EMD小鼠重要生理特征进行观察,然后,揭示了小鼠重要组织和器官转录组及血清代谢组特征,并研究了EMD与阿尔兹海默症(AD)和肥胖间的关系及机制。最后,通过粪菌移植(FMT)进一步验证肠道菌群在AD和肥胖中的介导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EMD小鼠模型的构建及重要生理特征观察本研究首先对EMD小鼠血清褪黑素水平、体重、繁殖性能、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及主要组织器官的组织学特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anat-/-小鼠血清褪黑素水平极显著降低(P<0.001),表明EMD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与WT组相比,EMD组小鼠从出生到9周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睾丸重量检测及切片结果显示,两组小鼠睾丸重量无差异,EMD小鼠睾丸未出现病理特征。合笼试验结果显示EMD小鼠具有生育能力。葡萄糖耐量(GTT)和胰岛素耐量(ITT)试验结果显示,EMD小鼠表现出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组织学特征观察显示,EMD未导致10周龄成年小鼠大脑、心脏、肝脏、肾脏、肺、皮肤、胃、脾脏、骨骼肌和e WAT明显病理特征。上述结果表明,EMD不影响小鼠体重和繁殖性能。EMD未导致10周龄小鼠重要组织器官明显病理特征。但是,EMD导致小鼠代谢紊乱,表现为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2.EMD小鼠重要组织器官转录组和血清代谢组特征本研究探究了EMD对小鼠11个组织器官转录组和血清代谢组的影响。选择大脑、心脏、肝脏、肾脏、肺、皮肤、胃、脾脏、睾丸、骨骼肌和e WAT作为研究目标。结果显示,EMD组与WT组小鼠相比,11个组织器官转录组存在明显差异,共发现83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Log2Fold Change>2或<0.5且P<0.05)。其中,3209个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5112个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调。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EMD小鼠大脑、肝脏、皮肤、肺和睾丸中部分显著富集的通路功能与组织特异性疾病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部分组织中DEGs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与其在组织特异性疾病发病机制和预后不良中的变化一致。血清代谢组结果显示,EMD导致小鼠血清30种代谢产物水平发生改变,30种差异代谢产物显著富集于16条代谢途径。这些代谢途径主要与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与WT组相比,EMD小鼠转录组和血清代谢组发生显著变化,EMD可能与组织特异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后不良有关。3.EMD小鼠肠道菌群特征EMD不影响小鼠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然而,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EMD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在门、纲、目、科、属水平均发生变化。LEf Se(LDA Effect Size)分析显示了两组小鼠中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的所有物种。与WT组小鼠相比,EMD组小鼠肠道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比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WT组相比,EMD组小鼠肠道炎症标志物LCN2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肠道通透性极显著增加(P<0.001)。同时,EMD导致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MCP-1显著上调(P<0.05)。皮尔逊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MCP-1水平与Ruminiclostridium5相对丰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上述结果表明,EMD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Gut microbiota dysbiosis),伴随肠道炎症和肠道通透性增加。同时,EMD导致全身炎症,这可能与Ruminiclostridium5相对丰度增加有关。4.EMD与AD和肥胖的关系AD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与8月龄WT组小鼠相比,8月龄EMD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轻度AD前驱标志物T-tau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WT组小鼠相比,EMD组小鼠大脑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显著增加(P<0.05)。海马体组织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EMD组小鼠小胶质细胞激活,Aβ蛋白沉积。T迷宫试验结果显示,EMD小鼠空间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10周龄成年WT和EMD小鼠连续10周同时饲喂高脂(HF)日粮,通过体重、GTT、ITT和肝脏油红o染色等检测,探究EMD与肥胖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基础日粮饲喂的两组小鼠体重变化无显著差异。从第四周开始,EMD+HF组小鼠的体重显著高于WT+HF组小鼠(P<0.05),直至第十周结束。EMD+HF组小鼠e WAT重量显著高于WT+HF组小鼠(P<0.05),肾周脂肪组织和肝脏重量极显著高于WT+HF组小鼠(P<0.01),EMD+HF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增加。GTT和ITT试验结果显示,EMD+HF组与WT+HF组小鼠相比表现出更加明显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上述结果表明,EMD导致8月龄小鼠AD样表型,加剧了高脂诱导小鼠的肥胖,降低了小鼠对应激的抵抗能力。5.粪菌移植缓解EMD小鼠AD和肥胖症状FMT显著改善了8月龄EMD小鼠的肠道通透性(P<0.05),显著降低了肠道炎症标志物LCN2、血清促炎因子TNF-α和MCP-1水平(P<0.05)。同时,FMT缓解了8月龄EMD小鼠大脑小胶质细胞激活和Aβ蛋白沉积。高脂饮食饲喂小鼠FMT试验结果显示,FMT显著降低了EMD小鼠体重(P<0.05),缓解了肝脏脂肪变性、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的严重程度。结果表明,FMT能够缓解EMD导致的小鼠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炎症和全身炎症。同时,FMT能够缓解EMD导致的AD样表型和肥胖加剧。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了EMD后的系统性变化,阐明了EMD与疾病之间存在的可能关联。此外,发现EMD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能够介导AD样表型,降低了机体抵抗应激的能力。证明EMD可能是一种新的AD发病机制,也可能与肥胖症发病机制有重要关联。本研究为褪黑素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其他文献
管道检测机器人是一种可以在管道内部自由行走,携带一种或多种传感器与操作机械的特种机器人。介绍了管道检测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变径技术、供能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同时展望了管道检测机器人未来的发展。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抚豆35是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研究所选育而成。其突出特点是高蛋白、高产、稳产、适宜性强。2020~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56kg/hm2,比对照品种铁豆43增产15.2%,居参试品种第4位。2021年辽宁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62kg/hm2,比对照品种铁豆43增产13.5%。粗蛋白含量平均为42.69%,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0.50%。对大豆花叶病毒病SMVΙ号株系
当前,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发电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甚至还会出现能源大量损耗和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对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应用新能源发电技术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文章主要分析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实际应用,可以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由于水果严格的地域及季节分布,为满足人们对不同水果的需求,就必须要对水果进行运输和贮藏。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是导致水果腐烂变质的主要原因。二氧化氯缓释剂因具有杀菌活性强,安全无毒,无致畸、致癌、致突变效应,作用后无残留,作用时间长,释放较平稳且浓度可控等特点,目前已被应用于医药、卫生行业,但将其应用于水果保鲜中并探索其缓释机理的的研究很少。本文以亚氯酸钠、酸化剂为反应主剂,再加入交联剂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肿、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每组40只。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运用Feeney DM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击打。造模成功后,黄芪甲苷组给予黄芪甲苷20 mg/(kg·d)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等量0.9%NaCl腹腔注射直至处死。分别于造模后12 h、1 d、3 d、5
<正>青岛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祭海节又叫周戈庄上网节,是一种沿海渔民祭祀海龙王的仪式,在我国北方地区影响较大,地方性和传统性特征鲜明。祭海节不仅继承了古朴的祭海风俗,而且与时俱进,成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品牌,为当地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沿着中国漫长的海岸线生活着无数的渔民,他们的祖先以捕鱼为生。他们对鱼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对大海的深
期刊
郭家河煤矿受顶板离层水害威胁较大,为保障回采工作面安全回采,选用三维高密度电法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顶板富水性进行动态监测,运用切片技术对数据体进行切割,确定了矿井水的位置与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上设计钻孔进行疏放,保证了工作面回采安全。
为了进一步开发紫花苜蓿的菜用价值且形成规模化种植,针对航天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7叶型紫花苜蓿——天舟苜蓿鲜菜产量高、再生性能好、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特性,探索了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通过地块选择、种子处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措施,可以实现1年收获鲜菜5~8茬、牧草1茬,每个季节皆可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正>该项目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总经费260余万元,执行年限为2009—2019年。项目针对宁夏大豆生产上栽培技术落后、高产品种缺乏、产量水平低、农机农艺不配套、生产效益差等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创制一批目标性状突出的新种质,拓宽育种遗传基础。构建了育种、炭疽病鉴定和生育期组划分等鉴定技术体系,丰富了宁夏大豆种质基因库。创新宁夏大豆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并通过审定的4个大豆品种,较对
期刊
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发展民族艺术,国画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学习国画,学生可以陶冶情操,丰富艺术思想,同时还能加深对民族艺术的认知,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激发传承和发展民族艺术的热情与动力。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要积极开展国画教学,让国画教学为美术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同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现美术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