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本铁三郎《史记十传纂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8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经典之一。在东亚汉学史上,日本一直是《史记》传播与研究的重镇。《史记十传纂评》是日本明治时期芳本铁三郎纂辑的一部《史记选评著作,共遴择《项羽本纪》《外戚世家》《管晏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游侠列传》《滑稽列传》十篇作为评点对象,并辑录中国学者吴齐贤《史记论文》、李晚芳《读史管见》和日本学者森田节斋《太史公序赞蠡测》及西毅一相关著述中的文学性评点,在诸多中、日《史记》选本中体制特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日合作之书”,具有别样的观照价值。《史记十传纂评》选篇精简、体例谨严、评点明晰,意在矫正以往《史记》选本卷轶浩繁、易迷多歧的弊端。与中、日其它《史记》选评本相较,该书所选十篇与其它“十篇选”本及“数十篇选”本重合度较高。如,中国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所提出的《史记》“十大名篇”,日本学者三岛毅的《史记论赞详解》及秋山四郎《史记钞》,充分体现了该书所选篇目的经典性及实用性。该书的评点主旨是揭橥《史记》的文学性,故不录褚少孙补文以及训诂、校勘等无关文法之评,四家评点意同者则择优选录其中一家;其文学评点模式是从字、句、段、篇入手,分析《史记》的结构方式、叙事技巧、人物塑造方法等,并籍此指示古文门径等。《史记十传纂评》的评点形式有二:一曰批评,一曰圈点。其中,批评方式有三:夹批、眉批、总评。夹批主评字法与句法;眉评析论段法与文采,总评阐明结构并发纾己意。圈点符号有“〇”、“√”、“◎”、“-”、“(?)”等八种。其中“。”为句读符,“〇”“、、“、√”、“◎”为评点符,“-”、“(?)”、“]”为分段符。最具特色的便是评点符,圈点《史记》中的实字、虚字、重点词句、文采飞扬之处,指示读者如何理解“太史公之心”。点评结合,圈评相成,构成一条完整自足的评点系统。即从《史记十传纂评》的比较考察来看,该书包含各家的评点数量与评点内容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继而在与《史记》“十数篇选”本、“数十篇选”本的比较上来看,则进一步突出《史记十传纂评》所选篇目的经典性。从《史记》的中、日评点史来看,《史记十传纂评》是较早吸收中国《史记》研究成果的著述,且其批评观念能在相关基础上更进一步。如,认为《史记》的整体文章风格为“真”等。但是,该书也有未脱藩篱之处。另一方面,从《史记》的日本传播史看,《史记十传纂评》凝聚了森田节斋、西毅一、芳本铁三郎师徒三代人的心血,通过他们对《史记》的接受和评点,可以窥见江户后期至明治中后期一百多年的日本《史记》研究的学统,即赖山阳为起点,森田节斋、三岛毅为传承,西毅一、池田芦洲、冈三庆等人为核心,重视《史记》文学价值的研究学统。总之,《史记十传纂评》不仅是东亚《史记》评点史上颇具特色和价值的著述,也是《史记》传播史与接受史上的重要作品。
其他文献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外周血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吞噬,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最近研究显示骨髓中存在巨核细胞的抗体,导致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
菜心又名菜苔,属十字花科芸苔属,是我国广州特产蔬菜之一。在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台湾种植很多。品种繁多,是我国南方地区周年生产、周产供应的主要蔬菜。
U-Ra平衡系数是评价铀镭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可以有效反映矿体中铀与镭溶解、迁移、富集状况以及指示地球化学环境、重建成矿作用,也是铀矿资源量修正不可或缺的参数。通过对
转分化是一种类型的细胞或组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正常细胞或组织的现象。这种细胞表型转化对机体具有修复损伤或加重病变的双重生物学意义。机体通过细胞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