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腰腿痛Ⅲ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通过分组对照,进行治疗前后比较,为推广腰腿痛Ⅲ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一科行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数共60例。分为干预组(腰腿痛Ⅲ号方)及非干预组(基础治疗),分别收录两组患者于术后即刻、术后14天、术后30天的各项观察指标,以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在治疗术后残余症状的差异性。参考相关评价标准进行功能疗效评估,所得数据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病变节段、ODI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齐同可比性(P>0.05)。在改善VAS、中医证候积分、ODI评分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对术后疼痛、麻木及下肢乏力情况均有显著缓解;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说明干预组改善疼痛、麻木方面较非干预组明显。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两组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非干预组(P<0.05)。对于下肢乏力症状,两组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较临床用药前皆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临床用药在临床疗效方面相比较,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干预组能更好的改善LDH椎间孔镜术后腰背疼痛、下肢疼痛、下肢麻木等临床症状。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对于缓解LDH孔镜术后乏力症状效果相当。腰腿痛Ⅲ号方有效改善中医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