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标语的语言功能及其文化现象探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大学校园标语的语言功能与文化特征,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探究大学校园标语独特的语言功能及文化现象,旨在揭示出大学校园标语的特征以及其传达的功能和文化,尤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标语的演变和发展给目标读者和标语创作者显现出新的信息和作用。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标语和校园标语的概念,进一步指出并给出大学校园标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概念差异及其研究特征。大学校园标语指出现且仅出现于大学校园的一种以文字文本或者图示形式的大学文化载体,它具有特定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作用及影响。一条大学校园标语体现了标语设计者想给目标读者传达的特定内容和信息。标语的语言特性不仅是考量大学校园标语特征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标语语言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其重要性贯穿大学校园标语设计和评价的整个过程。接着,本文从大学校园标语中三种语言原功能分析标语的语言,即概念功能特点,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特点。通过对作者亲自采集的真实语料进行案例分析,从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角度对语料进行详细考量,可知大学校园标语具有一般语篇的普遍特征,但是也有其特殊特点,它是大学这一特定语言和文化环境的产物,反映了大学及大学生的语言用语特征和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深化,大学校园标语出现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双语标语的出现以及校园标语的规范化给标语创作带来新的思路。本研究是对大学校园标语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试探性的探索研究,具体分析和总结语料,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作者希望本研究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有积极的意义和启发。  
其他文献
礼貌原则是在社会各个角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持人与人之间友好的人际关系:尽可能的去减少在礼貌言语行为中产生的冲突和误解以便于达到一个
哈罗德·品特是二十世纪大不列颠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杰出成就使他获奖无数,他的作品也是世界范围内倍受欢迎的表演素材。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使他得到了世界文学界的认可
目前,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有3亿以上,但讲英语的人却达到6亿。英语在作为一门国际交际流行语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民族运用英语时带有各自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点。这是英语
本文通过对艾丽斯·沃克的《紫色》和卡勒德·胡塞尼的《灿烂千阳》两部小说的案例研究,试图探究两部作品中姐妹情谊在寻求完整生存过程中的体现及作用。两部小说有很多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