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在纳西族交际中的运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貌原则是在社会各个角落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持人与人之间友好的人际关系:尽可能的去减少在礼貌言语行为中产生的冲突和误解以便于达到一个交际的目的。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中,礼貌原则长期被视为语言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礼貌言语的应用,它不仅充分的展现了人们对这种语言形式的钟爱,同时体现了其存在的重要性。因此,礼貌原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这一观点是很合理的。建立在杰弗里利奇的基础之上,作者希望该论文能够帮助研究者从新的角度更好的了解纳西族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同时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纳西文化研究这一领域。   该论文主要集中研究利奇礼貌原则在纳西族中的应用以及其自身独特之处。论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描述说明的研究方法也是作者论文中必不可少的写作方式。   在论文中,作者将通过在纳西族生活中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讨论礼貌原则在纳西交际当中的应用。论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礼貌原则及其理论的介绍。第二部分,作者将通过例子阐述在接下来几个部分的内容中起关键作用的礼貌原则及称谓语理论。第三部分中,作者将谈到一些关于纳西文化的概念,便于进一步研究礼貌原则。第四第五部分是作者论文中比较重要的2个部分,作者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礼貌原则在纳西族交际中的运用。通过分析研究,从而找到一种好的方法来提高纳西族人们日常的交际。尽管调查范围有限,但是在纳西族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第六部分是结语。通过里奇礼貌原则以及称谓语理论的角度,纳西文化及其日常交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该论文试图通过对语用学理论中礼貌原则和称谓语理论的运用达到向读者呈现纳西民族及其独特的文化现象的目的。论文旨在从新的观点调查礼貌原则和纳西族交际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少数民族研究将得以丰富。   理论上说,时至今日几乎很少有从礼貌原则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纳西文化的论文。因此,本论文将有助于扩大纳西文化方面研究的范围,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纳西族。以里奇的礼貌原则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本论文将阐述纳西文化中存在的一些独特交际方式。与此同时,该研究能够丰富纳西民族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读者学习纳西文化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提升纳西族及其文化在世界的知名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经典,而且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圣经》汉译的千余年历史中,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很少人会知道《圣经》是如何在中国发展而得
托尼·莫里森(1931- )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以其卓越的创作才华荣获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黑人女性。小说《宠儿》是莫里森1987年出版的第五部长
谭恩美擅长于描写华裔社会中的种种关系,包括家庭关系,男女关系,女性关系,尤其是母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探究,她再现了美国华裔女性及其后代的生存现状。谭恩美小
本文采取语料分析的手段,试图研究西方简明英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文写作文体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说明前者给后者带来的影响。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
本文分析了哈贝马斯实践哲学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主体间性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作用。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提出以语言为媒介、以生活世界为纽带、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女权运动推动了男女性别差异的深入研究,从最初的单一考察性别语言形式上如语音、词汇、句法等的不同,进而转向研究交际策略和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领域。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