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艺术歌曲的审美探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fan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聪是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领域不得不提的作曲家。其艺术歌曲创作数量已达100余首;其追求创作质量,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中获奖作品已达50余首,获国家、省部级奖项作品达20余首。除此之外,刘聪在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方面的产量也相当可观,他曾为其他作曲家艺术歌曲编配钢琴伴奏700余首。刘聪艺术歌曲创作继承了中国儒家传统音乐审美原则—“美善合一”,对永恒、真情、真善、真美题材创作尤为重视,同时能够充分融合中西方创作技法,善于从引导听众的角度出发,使其艺术歌曲的创作能够独树一帜。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刘聪的艺术经历及其创作前后的时代背景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主要是对刘聪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进行定位。结合儒、道学派的音乐审美理念,抓住刘聪艺术歌曲追求永恒、发扬美善、突出民族音乐特色等诸多特征,确立其艺术歌曲创作的审美风格;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依次从外显结构和内在内涵两方面对刘聪艺术歌曲特点加以研究。第三章从音乐构成与实践七个方面对刘聪艺术歌曲特点进行剖析;第四章则从主题、思想、意向、意境四个方面将刘聪艺术歌曲特征升华到审美探究层面,挖掘刘聪艺术歌曲带来的思想内涵与美感。本文通过对刘聪艺术歌曲作品进行外部结构和内在内涵的研究,结合自己亲身实践的经历,以期对刘聪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有进一步的深入,同时对其他研究者能有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其他文献
代表哲学认识论两种倾向的经验主义(经验论)与理性主义(唯理论),在人类认识论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近代以来,在自然科学的激
审美人类学形成与发展不仅需要有学理上的依据,同时也需要典型个案的支撑。本文以审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以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为切入主题,以南宁国际民歌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