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语教学知识、文化的建构,在更高的层面上它还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划的神圣使命。语文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必须了解、继承和发扬的。通过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文化底蕴,培养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促进青少年良好学习习惯、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格完善的迫切需要。本文的意旨在于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主题探究的开展,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使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本文主要阐释了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及价值、着眼传统的文学艺术作品、充分挖掘其中文化内涵的探究意义。以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和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语文学习和主题探究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文化、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和策略。全文的主要内容包含: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语文课程中的现实意义;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其与文化的关系;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其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意义;进行传统文化主题探究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