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者的体面劳动难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土地出现落荒现象,对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甚至对我国粮食安全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形下,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实现农业生产的体面化显得尤为重要。从体面劳动这个视角出发,以农业劳动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他们的权利需求和获得、农业劳动保障和沟通对话机制,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社会学相关理论指导下对农业生产者的体面劳动进行社会学的实证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农业生产者的体面劳动是指劳动者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自愿、自豪、荣耀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政治、物质、文化等方面需要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操作化为经济收入与生活质量、农业生产条件与环境、农业劳动保障和沟通对话机制四个维度。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研究资料,对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均值比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发现,农业生产者的体面劳动水平还有待提升,等级参数对农业生产者的体面劳动客观水平与主观认同水平有较大的影响,提升经济收入与生活质量是当前农业生产者的主要诉求,年龄分层理论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者体面劳动水平,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农业生产者收入增长是最有效的路径。同时也应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环境,完善农业劳动保障体系,积极创建有效的沟通对话机制,要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对于农业生产者中的弱势群体要进行特殊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