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是一种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人们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各样的宗教教派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它和儒、释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和社会各层次意识形态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道教存在的物质形态主要以道观园林的方式体现。道观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种类。从本质来说道教和园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态和范畴,一个属于意识形态,一个属于物质形态。但是当精神与物质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道观园林。道观园林作为道教文化的物质载体,作为道人修道和祭祀以及香客朝拜进香的重要场所,深深地打上了道教文化的烙印。为了体现道教的基本教义和传道职能的需要,在设计和建造道观园林景观时,既要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又要创造幽、静、清、雅的环境。于是就形成了道观园林景观与建筑风貌所独有的宗教特色,集中体现了道教美学思想,这是其它种类的园林景观所不具备的。成都地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成都地区道教发展的历史是全国道教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成都地区的道教宫观也颇具特色,不仅有城市宫观的代表,而且还有山林宫观的代表,特别是鹤鸣山、青城山道观一致公认是中国道教的祖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分非常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按照从虚到实、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道教宫观所体现的道教特色的研究,深入探索道观园林的造园思想和道教特色的营造方法,深入探索道教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对成都道教文化遗产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为现代文化服务。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我国道教的产生、发展和主要精神内涵。本文对我国道教产生和发展从远古时期到近代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对重要时期的情况作了简要的说明。对道家和道教的主要精神内涵分别从宇宙观、宗教观、自然观、生命观、道德观、处事观、审美观和政治观等方面作了概括性的描述。2.我国道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特点研究。本文对我国道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概述,对道教宫观的型制、选址、布局、建筑主题、建筑装饰、艺术作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3.成都道观园林道教特色的营造研究。本文通过对成都道教宫观园林的实际考察,对其展示的道教特色及其营造手法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把这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4.成都道教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策略研究。本文最后针对成都道教宫观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有效的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