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眩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t2d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究近十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用药规律及用药特点,挖掘核心组合,并为发现新的药物组合找到可能,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治疗眩晕时的经验要点并拓宽治疗思路,使临床患者切实受益。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1年3月发表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的关于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现代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处方,并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中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经典药对以及治疗用药规律,并挖掘新的处方。结果:1.本研究经纳入筛选后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文献共98篇文献,共98个组方。文献中共纳入了8096例病例,其中用药组病例数为4081例,病例数在51—100的文献数量最多,共收集了79篇,占81%。2.中药频次统计:本研究共涉及156味中药,药物录入频次共计1143次,其中有14味中药的频次超过20次。频次从高到低的前10位中药依次为:天麻、川芎、半夏、白术、茯苓、葛根、当归、黄芪、陈皮、甘草。3.中药归类统计:本研究共涉及17类中药归类,其中使用频次超过100次的有4类,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与解表药。4.中药药性统计:将文献中使用的药物的药性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结果为温、平、寒、凉、热。由此可见中药治疗该病的药性选择大多更倾向于温性药物,其次为平性与寒性药物。5.中药药味统计:将文献中使用的药物的药味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结果为甘、辛、苦、酸、咸、涩。由此可以看出治疗该病时以甘味药为主,其次是辛味药与苦味药物。6.中药归经统计:统计使用的药物的归经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结果为肝经、脾经、心经、胃经、肺经、肾经、胆经、膀胱经、心包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统计结果显示用药归经最多的为肝经,其次为脾经,体现了眩晕论治与肝脾的重要关系。7.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统计:将支持度个数调整为20,置信度调整在0.8时,共计出现59条相关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共涉及中药13味。常用药物组合中2味药物组合共36条,3味药物组合20条,4味药物组合3条,将支持度个数调整为30、40,对比得出常用药物核心组合为天麻、半夏和与天麻、川芎。8.新方分析:查询98例的处方信息数据,选择相关度为5,惩罚度为2时,演化出8个药物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演化出4个新方组合,分别为(1)竹茹、枳实、黄连、炙黄芪,(2)牡蛎、当归、川芎、龙骨,(3)钩藤、鸡血藤、牛膝、桑寄生,(4)泽泻、茯苓、白术、桃仁、赤芍、红花、地龙。结论:1.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最常用的为补虚药,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以及解表药;2.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多选用温性药、平性药与寒性药物;3.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常选甘味、辛味、苦味药;4.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中药主要归肝、脾经;5.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使用的核心药物组合为半夏,天麻与天麻,川芎;6.演化出4个新方组合,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常规针刺疗法与经筋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探究经筋针刺疗法对该病的有效性,以及经筋针刺与常规针刺两种治疗方法配合使用的优越性,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多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患者均来自2020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60例。按照治疗组与对照组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
目的:1.白头翁属Pulsatilla Miller的分类问题一直是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最早白头翁P.chinensis被归于银莲花属Anemone L.,之后白头翁又被单独分为白头翁属。目前,白头翁药材主要依靠野生资源,栽培技术十分有限。在药材需求量连年增加的趋势下,面临着白头翁药材供应不足的困境。因此,很有必要对白头翁的资源分布及白头翁属植物分类作系统阐述,同时进行白头翁属植物的种子萌发探
目的:本研究在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冰冻切片-显微切割-液质联用的牛蒡子药材发育过程牛蒡苷积累规律研究(81773852)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以牛蒡子为例中药材质量标志物体系构建与机制研究(81874338)课题资助下,前期走访调查了牛蒡子药材全国各个产地,并通过对牛蒡子文献调查研究,并结合对牛蒡子药材的市场调查,产地调查,明确了牛蒡子不同产区资源分布情况,目的在于规范化牛蒡子药材市场秩序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四所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公正世界信念与工作幸福感的现状调查,评估其公正世界信念与工作幸福感水平,调查分析不同一般资料对辽宁省四所综合医院护士公正世界信念与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差异,分析护士公正世界信念与工作幸福感的相关性,从而提高护士工作幸福感,改善护士就业率和留职率,积攒护士人力资源储备,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20年5月至2020
目的:本课题以病络理论为基础,通过比较委中加殷门刺络拔罐与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60例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委中、殷门刺络拔罐,对照组给予委中、殷门毫针针刺治疗;刺络拔罐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3次;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活动度评分法(ROM)的评分结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现状,并进一步分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最终确定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期为降低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辽宁省内5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250名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脑卒中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方式泵入免疫肠内营养液,对比不同泵入肠内免疫营养方式其肠道不耐受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同时探讨两种不同泵入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某省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两个病区符合纳排标准的7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病区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进行免疫肠内营养肠道耐受性的对照研究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
目的:基于中医理论,对比针刺联合西药疗法与单纯西药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和对比两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中医总证候积分、中医各症状积分及临床降压有效率等指标,对本次试验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瘀互结型)提供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本次课题选取就诊于辽宁中医悦禾医院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痰瘀互结型)诊断标准的60例门诊患者,通过随机数
薛己是明代温补学派的先驱,一生医著颇丰,著作中蕴含着薛氏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后世学者多因其脾肾双补的学术思想,从而重视薛己著述中脾肾二脏的研究,而薛己著作中也有大量关于心、肝、肺三脏的学术精华,尤其记录了大量关于肝证辨治的内容。本文分成三部分进行讨论:第一部分主要讨论薛己生平著作,对薛己生平和其个人著述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薛己肝证分型概况与辨治特色。第三部分主要讨论薛己肝证分型辨治的内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老年卵巢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探讨老年卵巢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期为减轻老年卵巢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某省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老年卵巢癌患者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主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老年卵巢癌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