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中的网络化系统变得越来越多,例如,互联网系统,电网系统,机器人队列,分散式控制系统等等。为了顺应网络化系统的发展潮流,控制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有了相应调整。越来越多的研究不再是只局限于传统的单一个体,而是包括了由多个个体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研究对象的变化带来了新的研究问题,比如:个体之间的一致性问题,同步问题,编队控制问题。为了解决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问题,人们逐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网络化控制理论"。传统的网络化控制理论往往是以"多智能体系统"作为主要研究模型,对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取得的成果可以很好地应用很多于很多场合,如机器人的编队控制,无人飞行器的协同控制,车辆的速度一致性控制等等。但是由于多智能体系统这个模型没有考虑边动态对系统的影响,所以它不能很好地描述电网系统中发电节点的动态,互联网拥堵控制中主机节点的动态以及生物大分子网络中数量不断变化的分子数量的动态等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者们拓展了多智能体系统模型,加入了边动态,提出了一种称作"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的模型。为了更好地研究电网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选取了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模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涵盖了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协调控制两个方面。具体工作如下:1.研究了一阶的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可控的一般性条件;研究了同类边的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可控的条件;研究了星型网络,环形网络的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条件。2.基于无源性与输出调节的内模原理研究了一阶的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输出同步的控制器;研究了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协作控制的控制器。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两点:1.得出了关于一般的一阶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发现了同类边的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这类系统的可控性与传统的多智能体系统可控性的联系。得出了了星型网络,环形网络的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可控性的充分必要条件。2.利用无源性与内模原理,实现了输出调节,设计出了实现一阶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同步的控制器,以及实现带动态连边的多智能体系统协作控制的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