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I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导化合物的设计是一项永久的课题.基于靶标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是先导药物设计的重要手段.该论文针对酮醇酸还原异构酶KARI进行了KARI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KARI是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同ALS一样可以作为设计除草剂的靶标酶,通过抑制酶的活性中断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使植物死亡,达到除草目的.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菠菜KARI复合物1.65 A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为基础,首次利用DOCK4.0分子对接程序通过MDL/ACD三维数据库搜寻,从250,000个化合物库中找到了279个与KARI结合能较低的小分子,讨论了能量打分较高分子同靶酶KARI的作用模式.这些分子作为潜在的KARI抑制剂为基于KARI的农药分子设计提供了有利指导;对部分小分子进行了合成,在除草活性初筛的近三十个化合物中,个别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中一个化合物wb1596对油菜和稗草具有较高的生长抑制率,并通过E.coli KARI酶活性抑制试验验证了其KARI酶的作用靶标,此化合物可以作为KARI一个有苗头的抑制剂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对发现的有苗头的KARI抑制剂进行了结构修饰和优化,合成了一系列脒类化合物并确证了它们的结构,改造后的化合物与原抑制剂相比大多除草活性相当或更佳,从而表明我们基于靶标结构的分子设计的合理可靠性;对所合成一系列脒类化合物进行了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分子对接采用AutoDock3.0.3和DOCK4.0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同除草活性测试结果基本一致;3D-QSAR研究得到的CoMFA模型为以后的分子设计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在KARI催化的反应中间体结构及先导化合物IpOHA结构基础之上,利用仿生合成和类似物合成原理,设计合成了几个KARI抑制剂,发现了由两分子化合物2缩合所形成的六元环的单晶结构3.生测结果表明个别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其他文献
该研究共分三部分,即微小昆虫和虫卵图象的获取方式研究,应用昆虫图象的数字处理技术进行微小昆虫自动计数的研究以及微小昆虫自动计数软件系统BugCounter的开发.该研究采用
在某些大豆生产区,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根茎腐烂病是一种普遍流行的、极具破坏性的病害,病原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导致下一年大豆发生根茎腐烂。卵孢子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我国水稻产业有非常大的危害。随着全国杂交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暴发频率显著增加,造成水稻大量减产,产生
作物抗性品种的应用已经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抗性品种不仅影响植食性昆虫的生长发育,而且还改变了植食性昆虫体内的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从而间接地影响到以之为食的天敌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为害严重的入侵性农业害虫。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Girault&Dodd)作为一种优势寄生蜂,在烟粉虱绿色防控中发挥了
为了提高草莓鲜果的安全品质,降低农药残留污染,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针对目前设施草莓生产上出现的问题,本研究以生物源农药应用技术为突破口,以杨凌寨西村设施大棚为试验地,筛选出
根结线虫(Meloidogyne)在全世界分布广泛,其寄主范围广,危害严重,受害植物一般减产 10%左右,严重的高达 75%以上,而且受害植物更易受真菌和细菌侵染,成为诱发植物其他病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