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流中的人脸认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身份识别技术日新月异。虽然,近年来RFID卡和二代身份证等一些以射频技术为基础的识别手段,已在身份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指纹、语音、人脸等进行身份识别也逐渐进入了实用阶段,但是大部分身份识别仍是基于单一特征的识别手段,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存在缺陷。本论文尝试在上海交通大学E-Learning实验室的各种现有设备和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人脸检测算法,人脸识别算法和RFID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视频流的基于RFID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身份认证系统。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在很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将此技术应用于视频流分析中。研究目的在于得到一个应用于视频流的、并与RFID技术相结合的、全自动的人脸认证系统。本系统首先使用Adaboost算法将人脸图像快速又准确地从视频中分割出来,为了部分消除光照以及方便下面的人脸认证处理,将分割出来的图像进行标准化,包括平面内的旋转校正、大小归一化等预处理,本文还分析了各种特征提取和识别的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LDA算法,同时考虑到认证决策中对目标人脸和非目标人脸的特征分布均应进行统计分析,于是引入了“竞争反样本”[43]来更精确的调节判决曲线、减少验证错误率、增强算法的稳定性。最终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面向视频流的、与RFID结合的、全自动化的从人脸检测到人脸认证的系统框架。该框架要能够方便扩展和替换算法,以便后面的算法的比较。本文的章节做如下安排,第一章是绪论,简单介绍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的概念和一些应用;第二章首先对现有的人脸检测、人脸识别算法做综述;第三章将详细介绍国际上流行的人脸检测算法,详细分析Adaboost算法,并在实验室已有的人脸检测研究基础上,根据我们的实际应用需要封装了一个人脸检测模块;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人脸识别的算法,其中详细分析了改进的LDA算法,引入了“竞争反样本”[43],并根据我们的要实现的系统设计人脸特征抽取、训练和认证模块;第五章详细介绍在上面提到的人脸检测和识别技术的基础上结合RFID技术所实现的一个面向视频流的智能身份认证系统框架,以及各个子部分的实现细节;第六章将总结全文,展望将来的工作。
其他文献
近年来,Internet上的流媒体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何实现一个经济、高效的流媒体通信传输系统已成为流媒体服务系统的核心问题。传统的多媒体系统主要使用C/S模式,服务器以
MANET网络是移动Ad hoc网络的简称,它是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临时、多跳的网络,不需要中央控制设施。网络中的节点既是路由器,又是主机,作为对等
转杯纺纱又称气流纺纱。在纺纱领域中,转杯纺纱是目前技术上最成熟、应用面最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一种纺纱方法。而在我国,全自动纺纱机全是进口设备,实现我国自主研发的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和学习的区域化、全球化趋势同样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并成为各国教育发展战略和决策的重点课题。世界各国在大力发展网络教育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教育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不断提高,然而航空维修领域的维修差错问题却不断的显现出来,与维修差错相关的不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为了防止维修差错的重
随着软件系统的日益复杂,软件开发、维护以及进化的大部分工作和主要成本集中在对现有系统的理解上。软件逆向工程是一种辅助程序理解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利用工程化的方法和
虚拟结肠镜(virtual colonoscopy, VC)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 CAD)是利用息肉与正常组织形态以及其他特征的差异由计算机实现结肠息肉自动检测的新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近几年来计算机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之一,随着个人PC的快速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求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增加。这些多媒体信息,特别是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Web信息日益膨胀,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目前大多数的搜索引擎提供的服务还不能令用户满意,如何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系统(CSCW)已引起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而作为一个发展的研究领域,协同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其中之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