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油炭化制备多孔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是储量十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生物油,作为生物质热解的液体产物,其成分复杂、酸度高、稳定性差,目前主要通过催化裂解、加氢脱氧、酯化等技术制备高品质液体燃料和高价值化学品来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然而,由于生物油提质技术存在成本高、催化剂易结焦、工序复杂、成品油未得到实际推广等问题,目前,生物油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及商业化应用,故亟需创新生物油高值化利用新方式。多孔炭是一种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具有稳定性高、吸附性能强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储能、医疗制药等领域,市场大,价值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以生物油为碳源,采用模板法制备高性能多孔炭的研究思路,以实现低价值生物油向高价值多孔炭的转变,创新生物油高值化利用新方式。针对这个新思路,本文研究了生物油的炭化特性,并制备了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生物油基多孔炭,得到的重要研究结论如下。对生物油直接炭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油直接炭化所得二次炭的质量产率约为13.12%~15.88%。随着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和载气流速增大,二次炭的质量产率均会有所降低。生物油直接炭化所得二次炭的孔隙结构并不发达,但质地较硬。二次产物油的主要有机组分为酚类化合物(约40%)和酮类化合物(约20%)。二次产气的主要成分则是CO、H2、CO2和CH4,其高位热值约为12.75~17.44 MJ/Nm3。对生物油/乙酸镁混合炭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配比、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和载气流速对炭化产物产率及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乙酸镁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二次炭的质量产率,同时还可优化二次炭的孔隙结构。乙酸镁/生物油混合体系在700℃下炭化时,生物油转化为二次炭的质量产率约为21.73%~26.69%,明显高于生物油直接炭化所得二次炭的质量产率。当温度为900℃,乙酸镁/生物油质量比为2:1时,二次炭的孔隙结构最为发达,其比表面积高达1738.97 m~2/g。值得说明的是,所得二次炭是一种具有丰富介孔/微孔/大孔结构的多级孔炭。二次产物油中乙酸含量最高(约20%~55%),酚类化合物仅约18%~30%。二次产气以CO2为主,H2、CO和CH4的含量较少,热值较低,仅有4.52~14.41 MJ/Nm3,低于生物油直接炭化所得产气热值。将生物油基多孔炭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测试并评价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生物油基多孔炭BHPC2:1比电容很高,为344 F/g。在50 A/g时,其比电容依然高达168 F/g。可见,生物油基多孔炭具有很高的比电容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十分适合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其他文献
渠道扁平化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但也仅仅是趋势而已!趋势并不代表现实,甚至不能代表渠道在短期内会实现扁平化.
一场突如其来的震灾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建筑的安全性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如果说地震是天灾,那么建筑自身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旦把握不好就会酿成“人祸”。    哪种建筑结构最抗震?    “这房子的抗震系数是多少?”如今,类似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售楼处。据某房地产网站对16多万名网友的调查显示,73.72%的参与者已将买房最为关注的焦点转移至楼盘的建筑质量
2005年7月,硕菁的“SK-915G”主板通过一次“915G主板加LGA775处理器套装促销”活动,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最近,硕菁又发布了一款915新品——采用1915P芯片组的5K-915P2-S
2019年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目前,如何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改革正成为该学科领域的热门话题,而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它不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且也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对于有关教学评价改革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重要人才资源,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健康成长与学习不仅影响着学生本人一生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前景与发展。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群体扩增,大学新生出现的学习适应不良问题也越来越多,引发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入学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校与学生的需求,如何运用有效方法介入应对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已经引发社会与学校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本研究将社会工作作为介入方法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