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实施的成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往往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这种相关性,在经济衰退时期会变得更加明显。概因衰退这种频发的经济现象,会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极大的缩减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弹性空间。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衰退已经初现端倪,尽管目前仍难以研判此次衰退将发展到何种深度和广度?其时间长度又会是多少?然而,无论此次经济衰退将走向何方,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整体压力,中国的企业战略决策者们都将不得不经历一次深刻的理念洗礼和理论重建。在影响企业战略选择和实施成败的因素中,抛开战略决策者基于能力和情绪的主观失误不提;在可供度量的共性范围内首当其冲的便是企业战略分析框架的效用问题了。因为无数的战略选择和实施事实表明,那些通常被作为战略决策的万能辅助工具使用的战略分析框架,在实绩上并未帮助企业取得战略上线性的成功。因此,在肯定战略分析和现有战略分析框架体系的重要性的同时,如何评估和厘清战略分析框架在时间、范围和对象等方面的效用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首先从理论基础、假设条件、决策变量、适用范围和理论缺陷等几个方面,对现有主流战略选择和评估框架体系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和逻辑分析,对传统战略分析框架的一般性效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各分析框架的综合效用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评价和界定。同时,考虑到作为战略决策主体的企业与其存在于其中的战略环境之间存在着固有的不可分性和不等价特征,运用反身性理论,对企业战略行为和战略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分析和推导。发现了许多分析框架本身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局限。最后,通过对经济衰退,特别是带有资产负债表性质的经济衰退的进行的特征分析和发展动态分析,针对传统战略分析框架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从战略思想、战略环境预测和战略组织核心理念三个方面,总结并提出面向战略分析和决策的一般性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战略分析框架体系本身的固有缺陷和不足,为企业战略决策者在加强战略分析和决策的事前有效性、战略实施中的可观测性和事后的可评估性等三个方面提供助力,将有助于企业战略决策者规避由于战略分析和实施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