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丙泊酚低剂量组(PL组)、丙泊酚中剂量组(PM组)和丙泊酚高剂量组(PH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三氯化铁建立颈总动脉血栓模型,PL组、PM组和PH组经尾静脉分别持续输注4mg/kg/h、 8mg/kg/h和16mg/kg/h的丙泊酚1h,对照组和模型组输注生理盐水1ml/h。测定大鼠血栓重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颈总动脉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CD62P,观察血小板活化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XA2、PGI2、P-选择素、t-PA以及PAI-1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腹主动脉Caspase-8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1)血栓重量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不同剂量组的血栓重量均减轻,具有差异性(P<0.05或P<0.01)。(2)HE染色结果:对照组颈总动脉无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颈总动脉管腔被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内皮剥脱严重,丙泊酚不同剂量组血管堵塞不完全,血管内皮剥脱较轻。(3)CD62P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62P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不同剂量组CD62P平均荧光强度均降低(均P<0.01)。(4)血浆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XA2和P-选择素含量均升高,而PGI2的含量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中、高剂量组的TXA2含量明显下降(P<0.01),丙泊酚不同剂量组间P-选择素含量下降程度有差异(P<0.05或P<0.01),而中、高剂量组PGI2含量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PA含量明显降低(P<0.01),PAI-1含量无明显差异,而t-PA/PAI-1比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不同剂量组t-PA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中、高剂量组的PAI-1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低、中、高剂量组的t-PA/PAI-1比值依次增高。(5)Caspase-8及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腹主动脉Caspase-8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不同剂量组Caspase-8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1)丙泊酚能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2)丙泊酚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血小板活化、激活纤溶系统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抑制血栓形成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