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解决教学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主要变化之一就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化学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除了要正确认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在解决真实性化学问题中形成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问题解决教学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在解决真实性化学问题中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去积极探索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感性素材,为后续化学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归纳学习打下了基础,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等化学观念,与此同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强调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和价值。本研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现状,设计问题解决教学模型,并选择聊城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教育实验。本论文共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首先对核心素养、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BL教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高中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调查了解到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以及意识感,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第四部分为构建元素化合物问题解决教学的教学过程并进行详细分析,讨论研究了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第五部分为实践探索部分,选取高一化学课本三个重要元素化合物内容设计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来说明问题解决教学流程在教学中的应用。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通过实验班学生前后测试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于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以及对于化学知识体系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与开展,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的主动性和意识性,从而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得以改善,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提升、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
其他文献
目前市面上的建筑模板按原材料可以分为钢模板、木模板、塑料模板和铝合金模板,但是钢模板过重,操作不便,木模板耐用性差,周转次数低,塑料模板难回收,铝合金不耐碱性,而镁合金具有低密度,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耐碱性好等优点,因此镁合金是建筑模板材料的重要选择,但是截止目前尚未有镁合金基于建筑模板使用环境中的耐蚀性研究,因此研究镁合金在建筑模板使用环境中的耐蚀性极具意义。本文以AZ80镁合金为基础合金,
目的 分析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应激事件与危险行为发生的关联。方法 以上海市徐汇区、虹口区、嘉定区随访管理的9 5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4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服药情况、自知力情况、涉及暴力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监护情况和最近3个月内应激事件发生情况,2018年7月和10月随访危险行为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近3个月应激事件发生情况(无
教育部在2018年颁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培养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并要求学习内容向物理观念、科学思维、体验、探究等方面转变。5E教学模式是美国教育学家拜比(Bybee)基于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及探究式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由引入环节、探究环节、解释环节、精致环节及评价环节组成。相关研究表明,5E教学模式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相契合,洋为中用,但
数学建模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数学建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中增加入了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活动课,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因此,研究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查阅了数学建模及其教学的相关文献,对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
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同样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使其成长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材,我国的教育工作需要始终保持活力,紧跟国家改革的步伐,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由此应运而生,并且凝炼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通过对新课标的研读,不难发现核心素养中提出的科学思维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在物理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思维品质,让学生
舞蹈动作,究其根本就是人体的动作,而动作恰是舞蹈艺术的语言。舞蹈语汇区别于舞蹈语言,它是舞蹈语言中的一个子系统,是舞蹈语言材料的总和,亦具有一定的传情达义功能。每个民族有其自身不同的舞蹈动作语汇,是编创时至关重要的基础材料,成为其作品是否能与观众在情感上达成共鸣,满足观众审美价值的关键。本文全面解析了原创作品《白额春联》的舞蹈动作编创,首先阐述了《白额春联》的创作动机,对莆田“做大岁”习俗的文化背
福建闽西是客家祖地,客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本文以闽西客家长汀县的民俗舞蹈“九连环”为创作背景,通过以笔者创作的舞蹈《久久连心》为研究个案,试图拓展客家民俗舞蹈舞台化创作研究之路,为传承闽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献上绵薄之力。论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以客家民俗舞蹈“九连环”的艺术特征为主要内容,笔者从“九连环”旦角的固定性和丑角的即兴性、动作与道具的密切性以及道具声响的融入性进行分析。其
每一个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语言都有它不同的意义,在舞蹈作品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舞蹈作品传递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通常也是舞蹈作品成败的关键。舞蹈动作语言包含了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语汇,因此舞蹈动作是舞蹈动作语言当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编创舞蹈作品过程所选择的舞蹈动作应该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这样才能为作品锦上添花。”(1)本文一共分为三部分:一是以总结与本文相关的舞蹈动作语言理论;二是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协调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国家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要求金融机构在农村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更多的金融资源。2019年中央第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扫清金融服务“三农”障碍,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发挥应有作用,鼓励中长期信贷资金支持乡村振兴。因此,探索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把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并要求将他们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去,这就为数形结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数学核心素养下数形结合的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