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旅游业引入农村,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借旅游业之优势求发展,旅游业借农业经济之优势求进步已成为一种时代发展趋势。本研究以祁东县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为例研究我国当前县域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县域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议和措施,为当前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祁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地处湘中,交通便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并且具有祁剧、渔鼓不少特色人文旅游资源,还有四明山,十里黄花等农业、自然景观。为持续开发与利用祁东农业旅游资源,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结合祁东实际情况,以魏敏提出的农业生态旅游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稍做修改,对祁东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通过专家征询和问卷调查确定各因子评价值,再将各因子评分值乘以各因子的权值,相加得出祁东旅游地综合评价分为62.041分,根据综合评价标准,认为祁东农生态旅游发展状况还是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初级阶段,有待大力发展。对祁东农业生态旅游地的评价反应祁东农业旅游资源多,但缺少名气,各景点分散联系不足。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政策支持力度,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等都还没有到位。发展较好的“桃源洞”景区也存在很多问题:观念不到位,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管理水平低,存在很多漏洞;生态农业旅游内容单调,缺乏深层次的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要发展祁东的生态旅游,应做好其旅游发展的规划。经边际效用分析,祁东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应该重点发展县城周边的鼎山公园、“桃源洞”景区以及万福寺,这三个景点最大优势是集中连片的,把三者打包作为一个整体推向外面的旅游市场。同时加强加大特色农业景观“十里黄花”的建设和发展,推出祁东的特色景点,吸引远近的游客。通过前面的分析,对祁东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如下的对策及建议:目标定位“找准”,结合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旅游市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祁东旅游的定位为:大湘南的休闲地、湘桂线上的好山水、海内外的黄花之乡。近期目标:全面推进旅游工作,大力开展“祁东人游祁东”、“衡阳人游祁东”等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要采取多元化投资,因地制宜、步骤稳妥的进行;宣传包装要“升温”,要增强促销意识,建立促销队伍,完善营销网络;并且要克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把祁东旅游管理的机制理顺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