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对沥青路面行驶安全性、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江苏自2014年开始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进行排水沥青路面的研究和推广,但目前排水路面空隙率设计、层间粘结设计、集料种类选用及施工工艺研究等关键问题仍未妥善解决。为此,本文首先根据江苏高速公路路况现状和未来养护需求,论证了排水沥青路面在江苏高速公路养护的适用性及所面临的难题;基于此,系统研究排水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和基本性能指标,如高温性能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对沥青路面行驶安全性、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江苏自2014年开始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进行排水沥青路面的研究和推广,但目前排水路面空隙率设计、层间粘结设计、集料种类选用及施工工艺研究等关键问题仍未妥善解决。为此,本文首先根据江苏高速公路路况现状和未来养护需求,论证了排水沥青路面在江苏高速公路养护的适用性及所面临的难题;基于此,系统研究排水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和基本性能指标,如高温性能及抗裂性能等。此外,针对养护工程的特殊性,从原材料的优选、空隙率的设计、层间结合方式的确定等多方面对排水沥青路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同时结合实体工程,开展了排水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的研究,优化了混合料的拌和及添加剂的投放工艺、确定了碾压工艺,明确了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并通过实体养护工程对排水沥青路面各项路用性能进行了跟踪检测,验证了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行驶安全性及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增大沥青膜厚度,均能改善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此外,外掺聚酯纤维(掺加量:0.15%wt)、玄武岩纤维(掺加量:0.2~0.4%wt)、选用生石灰或熟石灰作为填料等,能够进一步降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剥落率,提高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飞散性能。排水沥青混合料,集料应尽量选用玄武岩,当选用辉绿岩时,应将水泥替代一半的矿粉配合使用,而石灰岩抗磨性能较差,不宜作为排水沥青路面的集料。以PAC-13为例,对比分析了排水沥青混合料与SMA-13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及低温抗裂性能,结果表明,排水沥青混合料具有与SMA-13相当的动稳定度及间接拉伸强度。为保证排水路面与原路面良好的粘结性能,分别采用剪切试验及拉拔试验,分析了同步碎石封层、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及SBS改性乳化沥青三种粘结层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层间结合强度、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等,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的层间粘结性能最佳。此外,旧路面铣刨后提高了路表的粗糙度,能提高排水沥青路面的层间粘结性能。“集料+纤维干拌15S,随后沥青+HVA投放,沥青及HVA拌和15S后投放矿粉,矿粉投放完成后拌和35S”的拌和工艺,解决了因HVA受高温融化后,黏度较高,纤维难以分散均匀,易结团的问题。结合排水沥青路面实体工程发现,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性能随路龄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路龄越长,飞散损失越大,而高温稳定性随路龄的增长依旧不断增强。中温情况下,混合料的间接拉伸强度随路龄的增长不断增强,断裂能保持稳定,韧性依然较好。此外,轮迹带处随路龄延长,其渗水性能逐渐降低。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发电的不断渗透,对传统交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微电网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微电网中,随着越来越多的直流微源和直流负荷相继出现,采用直流微电网不仅可以减少中间变流环节,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直流微电网具有可控性好和电能质量高等特点。因此,本课题对直流微电网的运行控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光储型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基本结构
滑坡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地质灾害,其会毁坏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有效地避免此类灾害的发生,对滑坡进行治理一直都是工程建设中较为重要的课题。为了对滑坡灾害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本文以微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抗滑桩为研究对象,探讨滑坡在微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抗滑桩作用下滑坡的变形状态。微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滑支挡结构,其理论研究比较稀少,因此这就导致微型型钢混凝
当前公交优先控制方法中,多采用行程时间预测控制,但这些控制方法受限于行程时间预测精度。而行程时间预测精度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影响较大,如前车减速、车辆加塞等,这些都会导致公交车的行程时间预测产生较大误差,从而导致公交优先控制效果降低。若实际的行程时间远大于预测时间,在绿灯延长控制策略下,会导致绿灯相位结束后,公交车仍没有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况。V2X技术是新一代车联网技术,它实现的是车与车(V2V)、车与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移动机器人的基本功能,现有的动态场景视觉SLAM算法存在准确度不够、实时性有待提高、硬件要求较高等问题。而目前主流的视觉SLAM技术主要基于静态场景假设,且仅包含一些几何信息,在动态场景中易受运动目标影响,造成位姿估计误匹配,导致系统鲁棒性和定位精度较差。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在动态场景下的
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对污水处理质量有重要指示性作用。因此,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污水微生物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微生物图像进行去噪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采集到的显微微生物图像出发,通过大量调研文献与资料,对适用于不同种类污水微生物图像去噪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并作出改进。主要内容如下:介绍了图像去噪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图像中噪声的
在回归分析领域,最小二乘法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若数据集中含有异常值或非高斯分布噪声,其性能表现可能会大幅度降低.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统计学习框架研究了采用一类稳健型损失函数的非参数回归方法,该类损失函数由窗函数和尺度参数所定义,涵盖许多常用的回归损失函数.我们将采用误差分解的方法来分析算法的泛化误差,并给出具体的算法收敛速率.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到损失函数中的尺度参数平衡了回归模型的收敛速率和
颗粒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其内部结构离散性大,物理力学特征十分复杂。级配作为颗粒材料的基本特性之一,研究其对颗粒材料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砂土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选取的级配函数,通过离散元法研究粒径跨度和级配曲线形状参数对代表单元堆积特性及力学特性的影响,同时结合宏细观分析方法,将试样的宏观力学行为与细观结构变化联系起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各向同性压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与国民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和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设计问题,根据调查统计,2020年我国幼儿园数量有望突破30万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的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公办幼儿园面临着千园一面,设施单一,形象较弱等问题。为解决当下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引入感知理论的相关概念结合幼儿园设计作品的分析
伴随一系列重工业如冶金、采矿、水泥、建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空气污染物遭到排放,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因此,高效低阻的除尘设备就变得尤为重要。袋式除尘器因具有除尘效率高以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除尘领域。然而传统的袋式除尘器对高湿粉尘清灰效果较差,本课题组由此设计出一种新型结构微孔膜滤板除尘器,该除尘器使用的是新型结构微孔膜滤板。与常规滤板相比,该滤板具有过滤面积更大、压力损失更低、对高湿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