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渎职犯罪侦查工作的困境和对策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渎职犯罪是具有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的实施了侵犯国家管理公务职能和声誉的,破坏国家对经济活动、社会事务依法有效管理的行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重大的人员伤亡,直接危害公民的人身权,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愈加深远和严重的社会危险性令渎职侵权的犯罪行为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但鉴于目前渎职侵权侦查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相关渎职犯罪法律存在立法缺陷以及理论研究相对匮乏等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司法实践中对渎职侵权案件的打击力度,也成为监察部门尤其是检察院反渎侦查部门面临的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因此,针对当前反渎实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化理论研究,以此为基础因地制宜提出可行性意见或建议,其中包括“整合侦查力量,促进立法完善,建立健全反渎侦查机制”等,将对未来反渎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检察院反渎部门工作实际。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现今反渎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成因进行详尽描述和理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系列改进反渎侦查工作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为反渎工作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剂。本文研究本文除引言外,共分四个部分:引文部分主要阐述本文选题来源及构题思路,以及对渎职侵权犯罪概念、性质、社会危害性进行简要说明,以此揭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我国渎职犯罪侦查的现状及其困境,内容包括传统由供到证侦查模式缺陷、取证困难、责任分摊、量刑畸轻、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侦查一体化机制不完善、侦查指挥中心作用弱化、突破新罪名新案件难度大等八个方面,围绕这些现实难题,本文在第二部分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第二部分对我国渎职犯罪案件的成因进行分析,这部分从渎职犯罪侦查保障机制不完善、反渎工作宣传力度不够以致社会认知度低、反渎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协助机制不完善、检查监督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的防范于未然、渎职案件的特殊性导致无信息情报源等五方面揭示了渎职犯罪多发频发的诱因,并在文中第三部分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判。文章第三部分对渎职犯罪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判,其中包括渎职犯罪呈现多发易发,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将成渎职犯罪典型形式、跨部门形式的窝案串案增多,司法、行政执法人员危害司法公正的犯罪日渐引起社会关注、犯罪由徇私渎职型向贪利渎职型转移,两者相互交织互为表里、利用潜规则犯罪多发频发,犯罪手段日趋隐蔽,狡猾和智能化,造成经济损失数额愈加巨大,人员伤亡更为严重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也为第四部分提出妥善解决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文章第四部分为妥善解决渎职犯罪侦查的有关难题提出了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的建议,其中包括从思想上要求转变固有思维,端正执法态度、强化反渎侦查人才队伍建设、从机制健全方面要求做到完善渎职案件信息情报管理机制、构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职务犯罪侦查保障机制,从侦查措施方面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查缉措施和侦查手段,有效查处渎职侵权犯罪,从法制宣传方面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力求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相信只要做好上述七方面的工作,将极大强化反渎职部门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侦办渎职案件中一步先、步步先。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都特别强调:要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此,福建省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解决方案,研究制定了有能够量化的测
居住区是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局部和缩影,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尤其重要,与居民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居住区景观的好坏,都从不同的程度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
中医在治病防病时,存在着辩证不准、用药不当,遣方用药不科学,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中西药配伍欠妥,个体差异等因素诱发各种不良反应,降低药物疗效,危害患者用药安全和身心健
在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近20个年头,网络书店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起步、发展、腾飞、衰退四个阶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网络书店
犯罪的本质是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刑法的任务便是保护权利。1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敲诈勒索罪逐渐成为了较为常见的侵财型犯罪。由于该罪的法律规定和构成要件与抢劫罪、寻衅滋
麦克卢汉曾指出新交流方式的产生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并说出了这样一句箴言“媒体就是信息”。而媒体的传播途径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的革新。“科学力量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渗透
2003年中国出版业开始体制性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科学的符合市场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项目管理方法作为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精细化的现代管理方法,完全适应市场的需
概念图是一种能有效地组织和表达知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文中主要论述概念图的涵义、特征以及制作、使用,分析概念图在高数教学方法中的应用规律。结合高数部分概念的
前景化是文体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视野不断开阔。本文从功能角度深入前景化概念内部进行分析,认为前景化不仅是一种具体的语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