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村庄利益分配中的权力运作——内蒙古库伦旗一个移民社区的个案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内蒙古生态环境的“问题化”被提上国家工作的议事同程,生态移民开始作为政府主导的一项重大工程,成为将传统生活中的农牧民带入现代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生态移民的环境意义越来越让位于经济意义与政治意义,而作为政府主导的移民政策,也将更多的农牧民裹胁进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与权力格局中。政府大规模移民工程的背后隐含着诸多令人费解的疑惑,而本篇文章所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政府权力作为大规模社会工程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在新的社区整合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又应当呈现出怎样的具体形态?为此,作者将研究的视野投射在一个移民村庄内部,基于对该村的实地调查,力图在不同政策影响下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抽离出国家权力运作的一条清晰的线索。   本篇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章的导论中,交待此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及既有研究成果。第二章呈现出整个移民村庄形成的始末,与以往整体搬迁的移民村落不同的是,移民来源的多样性,移民政策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利益群体在村庄内部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冲突。文章在此之后进入主题。第三章呈现出村庄内部基于不同利益诉求而产生的分裂状态。在这里村庄共同体遭遇了行动主体的利益分化而发生“集体情感”的消解,并在政府外在整合力量的缺失下,加剧了分裂格局的呈现力度。第四章呈现的是国家扶贫项目失败的全过程,以及国家权力对移民新村新一轮设计的预演。在这一部分中,政府权力成为一种强势权力,又作为一种反向的力量在村庄治理中起到了加速共同体瓦解的消极作用。而这种“强势”,恰恰在相反的意义上显示出的是国家力量的微弱。   在这“强”与“弱”的不同表现中,不得不令人反思国家权力究竟应该呈现怎样的形态。在文章的第五章作者提出,在当下的乡村权力格局中,强制能力的展示和基础权力的履行两个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足,应当切实寻求一个国家权力“强”与“弱”的平衡点,一方面,确保其政治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其制度化地受到规制,以此来保持国家权力的公益性、正义性和利益代表性。对于传统农牧民而言,从根本上打破既有不均衡的权力模式,给与其制度性的生存权利的保障,同时增强其合理占有与支配资源的能力,增强村庄作为共同体载体的公共意义与职能,才能给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牧民一条可行之路。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2009年教育部应急课题项目“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外来工的影响"(2009JYJR007)的数据,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外来工收入变化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问卷直接询问了金融
学位
城市大规模拆迁改造一方面改善了城市面貌、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地缘结构变迁,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对于生活方式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回族来说,影
学位
本研究以“需要层次理论”和“ERG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2347名全日制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调查,从学生主体主观的角度出发,以教学培养制度为框架,考察教育主体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论题的缘起 一、选题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工作”专业重新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
青少年的职业期望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期望与职业选择紧密相关,初中生尽管尚未处在面临职业选择的阶段,但是随着性别社会化,家庭社会化和学校社会化的影响,
学位
私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私营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其资产归私营企业主个人以及他的家庭所私有。所以,私营企业的发展是与私营企业主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二孩政策的落地,意味着中国婴儿食品市场又将迎来繁荣。然而,囿于层出不穷的安全危机,如今的城市家庭在购买婴儿食品时却并不轻松。面对安全事件所暴露出现代-工业科技弊病,消费本身的内涵在转型社会的背景下不断充实。当前,消费行为展露出新的演进趋势。越来越多的经验证据显示,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者愈发倾向于通过践行自发的、出于某种目标的购买行为,表达个体对于现状的不满以及改变的诉求。政治消费主义正在影响现今的中国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开始进入大众消费时代。消费方式正逐渐成为社会地位、文化身份、个人声望的评价依据。人们对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