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核素治疗实体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于上皮的实体肿瘤细胞易在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并具有逃脱免疫监视的能力,实体肿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因素颇多,主要有化学趋化因子诸如CCL20,CCL21,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细胞外黏附分子CD44v6,desmoplakin,细胞内标志物ProX-1等。术后清除局部或远处淋巴结中存在的微转移并有助于改善患者愈后及提高存活率。32P纳米核素以其独特的尺寸结构和物理性质,具有清除淋巴结中微转移的潜能。 本实验选择表达野生型P53的HCT116细胞,建立具有腹膜淋巴结广泛转移的原位人裸鼠结肠癌模型,以及在新西兰白兔右前臂皮下接种VX2肿瘤造成右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模型,分别在裸鼠腹腔内和兔右臂肿瘤内注射32P纳米核素以观察其清除转移淋巴结中的肿瘤细胞能力,探讨其清除淋巴结中转移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结肠癌患者VEGFC,VEGFD,CCL20,CCL21,desmoplakinⅠ/Ⅱ,ProX-1,Reelin的表达强度,及一张99例结肠癌组织芯片VEGFR3表达强度进行检测,探讨它们与实体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剂量32P纳米核素体外24小时孵育治疗HCT116肿瘤细胞和腹腔注射32P纳米核素促进其HCT116肿瘤细胞及原位肿瘤,肠系膜转移淋巴中的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VEGFC,VEGFDmRNA的表达,右腋窝淋巴结转移VX2荷瘤兔瘤内注射32P纳米核素可治疗远处淋巴结转移及抑制淋巴结中VX2肿瘤细胞表达VEGFC和VEGFD,促进转移淋巴结中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而具有相对较少的毒副作用。对30例结肠癌及组织芯片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VEGFC和VEGFD,CCL21,ProX-1,VEGFR3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32P纳米核素可通过电离辐射促进转移淋巴结中肿瘤细胞发生凋亡,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表达VEGFC和VEGFD抑制实体肿瘤新生淋巴血管形成,从而抑制实体肿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VEGFC和VEGFD及其受体VEGFR3,CCL21,ProX-1,Reelin的表达强度,有助于临床上判断有实体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的潜能。
其他文献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处于区域地理边缘的城市常存在“发展焦虑”感,担心因落后区位导致发展被边缘化.为客观揭示区位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动区域高效有机融合发展,以一体化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数学思想是数学教材的灵魂,而模型思想又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思想.从数学知识的特性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思想渗透到了数学教学
期刊
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英语学习上学生们最先接触的是语音,但是语音学习也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纠正、指导准确发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让学生的口语表
大家对传统的体育课堂并不陌生,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完热身活动就可以自由活动,使得学生对体育课一直维持着“骄阳似火 热情不退”的情绪,但这样的体育课堂显然违背了体育课这门学
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平台(VIP)及Pubmed数据库中,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
目的: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标记HER2高亲和力模拟肽B2-S22-AFA,选用乳腺癌HER2高表达细胞株SKBR3及HER2低表达细胞株MDA-MB-231作为对照,观察131I标记B2-S22-AFA与乳腺癌细胞HER2
本文针对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课堂进行分析,认为阅读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发展.
目的:比较肝切除时应用选择性单侧入肝血流阻断(SHVE)是否较入肝血流全阻断(Pringle)法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并进一步探讨该法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