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蒿籽胶对马铃薯淀粉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蒿籽胶作为一种食品改良剂,可有效地改善马铃薯淀粉制品的回生现象,改良口感,本文旨在研究沙蒿籽胶对马铃薯淀粉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内在相互作用,以及确定合适的沙蒿籽胶添加量。首先探究了沙蒿籽胶的提取工艺优化;然后分别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沙蒿籽胶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凝胶、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及马铃薯淀粉-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影响;并分析沙蒿籽胶对凝胶的热学性能、微观结构、质构特性、凝胶强度、保水性、流变性能、化学作用力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沙蒿籽胶,利用正交试验得出最高得率,并且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质构仪、流变仪等对凝胶的各项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40,温度50℃,时间1.5 h,其得率高达20.7%;添加沙蒿籽胶后马铃薯淀粉凝胶的糊化起始温度和糊化终止温度升高,焓值ΔH增大;微观结构观察表明添加较低水平(0.1~0.5%)沙蒿籽胶量的淀粉糊网络结构越来越致密,孔洞分布均一,空隙较小;同时观察淀粉糊的质构特征发现硬度、弹性等均增大;动态流变实验表明,在较低水平(0.1~0.5%)沙蒿籽胶添加量下,G′、G″值明显升高,马铃薯淀粉糊的粘弹性提高,tanδ值明显降低,随后在较高水平(1.0%)沙蒿籽胶添加量下,G′、G″值显著下降;静态流变实验表明,添加沙蒿籽胶处理的马铃薯淀粉均为假塑性流体,并且淀粉糊稠度系数K增大,流体指数n减小,沙蒿籽胶添加量为0.3%的马铃薯淀粉糊,触变环面积减少,体系的剪切稳定性提高。沙蒿籽胶添加量为0.5%可提高马铃薯淀粉和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保水性,并且提高凝胶强度,使其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着度达到最大;随着沙蒿籽胶添加量的增多,凝胶的白度值有所下降;凝胶的化学作用力结果表明,所有的处理组中,疏水相互作用贡献最大,氢键次之,离子键最少,其中沙蒿籽胶添加量为0.5%的化学作用力较高,进一步分析凝胶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显示,沙蒿籽胶的加入促进α向β转变,使得凝胶形成更多的网络结构。不同沙蒿籽胶添加量在羊肉香肠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期的延长香肠的保水性有所下降,但0.5%处理组降低缓慢,并且该处理组的香肠弹性、内聚性、胶着度、咀嚼度、回复性最大,在贮藏第5天时,硬度增加了9.03%,较不加胶处理组的25.5%低,因此沙蒿籽胶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抑制马铃薯淀粉香肠的回生现象。
其他文献
葵花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的植物蛋白,具有氨基酸组成均衡、生物效价高和过敏性低等特点,但因葵花籽粕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提取出的葵花籽蛋白颜色呈深灰色或墨绿色,此外,天然的葵花籽蛋白由于自身结构或外界因素影响下其部分功能特性较差,这也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本文以低温脱脂葵花籽粕为原料,采用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提取浅色的葵花籽蛋白,首先通过单
荒漠植被是干旱区地带性植被,具有独特的功能性状,是荒漠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蒙古韭是荒漠地区特有的典型地带性植物,其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可形成植物斑块。研究蒙古韭的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对荒漠植被恢复与重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本研究运用Arc GIS软件和MaxEnt模型分析蒙古韭在巴彦淖尔地区的适宜分布区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通过野外实测和网站调查
乳制品工业生产中噬菌体污染现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烈性噬菌体P1、P2及其宿主植物乳杆菌IMAU10120为研究对象,采用次级感染法筛选出自发突变的抗噬菌体菌株,以野生株为对照,评价了其吸附特性、吸附受体、发酵特性的变化。通过检测其全基因序列,定位突变位点,解析突变株的抗噬菌体机制。结果表明:1)利用次级感染法成功筛选出一株抗噬菌体P1、P2的突变株,命名为IMAU1012
为研究补饲对放牧犊牛生长、血液指标及瘤胃菌群的影响,本试验以放牧哺乳犊牛为研究对象,围绕“放牧+补饲”的饲养模式,对其体重、体尺、血液生化指标、血液氨基酸水平及瘤胃菌群丰度变化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放牧犊牛的生长发育,为放牧犊牛培育方式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一:选取16头日龄、体况相近且健康的放牧哺乳犊牛,随机分为放牧组和放牧加补饲组。所有试验犊牛均随母牛在相同草场放牧,补饲组在放牧的基础上进行了补饲。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交通强国必然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速公路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护工作至关重要。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预测为道路养护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要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就要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与精确地预测。本文依托G55二广高速,首先对G55二广高速(K118-K425路段)道路的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根据收集的道路情况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肥力高低可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凋落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解作用将所积累的营养元素释放到土壤当中,再次被植物吸收,植物根系所吸收的大部分养分(N、P、K矿质元素等)都来源于枯落物。上高台林场地处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端,作为生物多样性直接受人为干扰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如何通过人为手段促进植被恢复与发展对增加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
柠条是沙区治理的主要灌丛植物之一,分布广泛,柠条具有平茬复壮的特性,对其进行饲草化开发可缓解当前我国粗饲料供求关系紧张的现状,助力畜牧业节本增效。目前的柠条收获设备中没有能够一次性作业完成柠条平茬、收集平茬后的枝条、输送枝条、对枝条进行截段、对枝条进行揉丝处理集一体的平茬揉丝一体机。平茬揉丝一体机将平茬后的柠条加工成丝状的饲料,适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喂。本文结合前人对柠条收获设备及柠条生物学特
如今生态系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部分地区小气候也不断变化,交通方式、物流方式不断的发展,为媒介生物滋生繁殖、分布、传播疾病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为一些原有已经消失的虫媒病再度暴发,新的虫媒性疾病不断涌现。由虻、蚊等吸血昆虫传播的如马传染性贫血、伊氏锥虫病、登革热、日本乙型脑炎等虫媒病,近10余年来均明显回升,全球约有25亿人受到威胁。由蜱虫叮咬传播的马梨形虫病(包括泰勒虫、驽巴贝斯虫、马
对荒漠区植物群落的调查和主要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分析,能够在今后的荒漠化防治、植被与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荒漠为研究区,分别采用样方法和土壤剖面法对植被和土壤类型开展实地调查,分析了植被类型、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类型理化性质指标与植物多样性指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各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类型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内自东南向西北主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下游重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域土壤粉粒含量高、物理性质差、入渗速度慢和盐分淋洗困难等问题,在施加脱硫石膏、田间深层开沟和表层掺明沙等多种盐碱地改良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暗管排水排盐工程,通过对不同暗管埋设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水力性质与养分的监测,揭示河套灌区下游重度盐渍化土壤的改良调控机理,提出最佳暗管埋设参数,并通过室内试验得出了适宜掺沙量,为河套灌区的农田排水系统的应用发